数学计数器是帮助孩子建立数感的重要工具,手工制作过程能培养动手能力,下面分享三种简单安全的自制方法,材料均来自日常生活用品,家长可引导孩子共同完成。
基础款纸质计数器
材料:硬卡纸(20cm×15cm)、彩色记号笔、竹签10根、热熔胶枪、尺子
1、横向绘制间距1cm的十列竖线
2、每列顶部标注0-9的数字
3、竹签涂抹热熔胶后固定在数字下方
4、彩色串珠穿入对应数量(如标注5的位置穿5颗珠)
安全提示:使用儿童安全剪刀,竹签末端用胶粒包裹防划伤
立体升级版
废旧药盒(长条形最佳)钻孔穿绳,间隔5cm设置分隔板,推荐使用不同颜色纽扣作计数单位,底层加装磁铁片可吸附在黑板上演示,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李老师建议:"三年级以上可尝试标注数位,千位用蓝色纽扣,百位用红色,建立位值概念。"
动态教学工具
将晾衣架弯折成框架,悬挂10个钥匙环,配合超市宣传单剪裁数字卡片,让孩子根据题目要求悬挂对应数量的夹子,海淀区教研组实验数据显示,动态操作比静态观察提升37%的记忆留存率。
使用时建议配合新加坡CPA教学法,先具象操作(Concrete),再图画过渡(Pictorial),最后抽象运算(Abstract),每周三次、每次15分钟的计数器练习,能显著改善进退位运算错误,注意根据儿童手掌大小调整计数器尺寸,直径超过2cm的算珠更符合低年级学生抓握需求。
制作过程出现偏差不必苛求完美,某次把8写成∞的孩子,后来成了数学竞赛冠军,重要的是保持孩子对数字探索的热情,旧物改造的计数器往往比精密仪器更能激发学习兴趣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