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害怕犯错时,容易产生抵触心理,他们担心被批评,或觉得自己不够聪明,家长要做的第一点,是转变态度,把错误视为学习路上的朋友,而非敌人,当孩子算错一道题,温和地说:“这道题有点小问题,我们一起找找哪里需要改进吧。” 这样能缓解压力,让孩子主动参与。
基础概念没掌握,是改错困难的核心原因,孩子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错,或者缺乏纠正技巧,我建议家长引导孩子“自我反思”,问孩子:“这道题的计算步骤中,哪一步出了问题?是乘法记错了,还是加法进位没算清?” 让孩子自己找出原因,加深印象,使用“错题本”工具:让孩子把错题抄录下来,每周花10分钟复习,重点标注易错点,这不仅能巩固知识,还能培养习惯。
家长辅导方式也很关键,有的家长急于求成,直接给出答案,反而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机会,正确的做法是耐心陪伴,坐在孩子身边,倾听他们的思路,只在必要时点拨,孩子卡在分数计算上,可以说:“记得分数要先通分吗?试试看。” 这样既支持了孩子,又不越俎代庖。
我认为,数学改错本不该成为负担,它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宝贵机会,当孩子学会面对错误,他们会变得更自信、更独立,作为家长,放下焦虑,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,错误自然就变成了进步的阶梯,数学学习路上,每一步都值得珍惜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