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同学觉得数学和作文是两个世界的东西——一个要逻辑,一个要文采,它们有很多相通的地方,掌握一些方法,你完全可以让数学思维成为写作的利器。
用解题思路来搭建文章框架
数学题怎么做?先读题,分析已知和未知,再找解题路径,写作文也一样。 别急着动笔,先花几分钟审题,像分析数学条件一样,弄清楚题目要求你写什么、用什么文体、有哪些限制,然后列出提纲,这就像数学里的辅助线,帮你理清思路,比如写《坚持的力量》,你可以先定义“坚持”,再举两个具体例子,最后谈自己的体会,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清晰,不会跑题。
让逻辑成为文章的骨架
数学讲究推导严密,写作文也需要这种逻辑力量。
很多同学写议论文时,观点和例子脱节,你说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接着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,这中间需要桥梁——要说明爱迪生如何从每次失败中积累经验,最终成功,这个分析过程就是逻辑链条,少了它,再好的例子也立不住。
在段落之间也要有逻辑联系,上一段讲个人努力,下一段可以谈环境的影响,中间用“个人努力固然重要,但成长环境同样关键”来过渡,读者就能跟上你的思路。
用数学的精确捕捉生活细节
数学要求精确到小数点,写作文也需要这种对细节的敏感。
与其写“天气很热”,不如写“柏油马路软绵绵的,知了的叫声有气无力”,这种具体的描写来自仔细观察,平时可以准备个本子,记录看到的细节:同桌思考数学题时皱起的眉头,妈妈切菜时的节奏声……这些真实的细节会让你的作文生动起来。
在模仿与练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
学数学要从例题开始,写作文也要从好文章学起。
找几篇中考满分作文,分析它们的结构、语言和思路,但记住,模仿不是抄袭,是学习人家的方法,就像数学掌握了公式后要自己解题一样,写作最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每周保持练习很重要,可以写日记、读书笔记,甚至解完一道难题后,把思考过程写下来,这种跨学科练习既能巩固数学知识,又能提升写作能力。
保持真实比华丽辞藻更重要
有些同学追求辞藻华丽,结果内容空洞,真诚最能打动人。
写你真正理解的东西,用你掌握的语言,如果你的生活大部分是课堂和家庭,就诚实地写这些内容,课堂上同学的争论,家里饭桌上的对话,这些真实的生活片段,加上你的真实思考,就是好文章。
我始终认为,数学培养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,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助力,当你把解数学题时的耐心、细心用在写作上,你会发现,作文不过是用文字来解生活的题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,关键是开始动笔,并坚持下去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