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,最近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有趣的题目: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,他一开始有点困惑,但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答案,我想分享这个过程,或许能给其他孩子和家长一些启发。
那天下午,小明坐在书桌前,盯着练习册上的题目:“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,宽5厘米,求面积。”他记得老师说过面积是长乘以宽,但具体怎么算,他有点模糊,他没有急着问妈妈,而是先拿出了一张纸和一支笔。
他画了一个长方形,标出长和宽,他数了数格子:长边有8个小格,宽边有5个小格,小明想,如果把整个长方形分成小格子,数一数总共有多少个,不就是面积吗?他耐心地画了40个小格子,然后数了一遍,果然是40平方厘米,他用公式验证:8乘以5等于40,这下他明白了,公式和实际画图是相通的。
小明的做法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学数学的经历,我总是喜欢用实物来理解抽象概念,比如用积木拼图形,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理解,还能让孩子觉得数学不那么枯燥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动手试试,比如用纸片剪出形状,或者在生活中找例子,比如计算房间的地板面积。
数学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需要思考和探索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像小明这样一步步来,反而能学得更扎实,我觉得,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兴趣和信心,而不是急于求成。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