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条件
1、拥护党的领导:热爱祖国,遵守宪法和法律,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。
2、具备相应资格: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,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,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。
3、身心健康:能够正常履行工作职责,完成教育教学任务。
二、具体职称评定要求
1、三级教师
学历及见习要求: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;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。
专业能力要求: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,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;具有教育学、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,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,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。
2、二级教师
教育教学能力: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,能够胜任班主任、辅导员工作,教育效果较好;掌握教育学、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,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,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、教材、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,教学效果较好。
教育研究能力: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,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。
学历及任教要求:具备硕士学位;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,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;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;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,且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。
3、一级教师
教育学生与班主任工作: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,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,进行思想道德教育,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、辅导员工作经验,并较好地完成任务。
学科专业素养: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、教材、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,教学经验比较丰富,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,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,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,教学效果好。
教育研究与指导教师: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,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,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;在培养、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。
学历及任教年限:具备博士学位;或者具备硕士学位,并在小学、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;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;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;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。
4、高级教师
思想教育与教学成果: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,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,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,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、辅导员等工作,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。
学科知识与教学水平: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,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业绩显著,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。
教育研究与指导能力: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,在课程改革、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,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;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,在指导、培养二级、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学历及任教年限等:具备博士学位,并在小学、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;或者具备硕士学位、学士学位、大学本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;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,并在小学、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,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。
5、正高级教师
职业理想与师德师风: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;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,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,出色地完成班主任、辅导员等工作任务,教书育人成果突出。
学科素养与教学艺术: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,教育教学业绩卓著,教学艺术精湛,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。
教育研究与示范引领: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,在教育思想、课程改革、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,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,在实施素质教育中,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。
指导青年教师:在指导、培养一级、二级、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。
三、评审流程
1、个人申报: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,按要求如实填报相关评审表格,并一次性提交全部材料。
2、学校推荐:学校成立推荐委员会,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和推荐,推荐委员会由同行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,人数不少于7人,其中一线教师占比不少于50%。
3、审核公示:学校对推荐人选的申报材料进行公示,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。
4、评委会评审:评委会对申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,并对申报人的水平能力进行考核,评委会由本学科中具有较高水平、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。
5、结果公示与确认:评审结果需进行公示,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确认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材料准备:要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、完整、有效,包括学历证书、教师资格证、职称证书、继续教育证明、教学成果材料、教育研究成果等,要注意材料的规范性和格式要求。
2、业绩积累:在日常工作中,要注重积累教学成果、教育科研成果、教学竞赛获奖等业绩材料,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。
3、关注政策变化: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职称评定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,要及时关注政策的变化,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和参加评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