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基本平面图形
三角形:先确定三个顶点的位置,然后用直尺依次连接这三个点即可,如画一个直角三角形,可先画一条水平线段作为底边,再从底边的一端垂直向上画一条线段作为高,最后连接高与底边另一端。
长方形:先画一条长边,再用三角板在长边的两端分别画出两条垂直的短边,最后连接两条短边的另一端形成长边,也可以先画一个角,然后从这个角的两边分别截取长和宽的长度,再连接对应的两个端点。
正方形:先确定一条边的长度,用直尺画出这条边,然后以这条边的两个端点为垂足,用三角板分别向同一侧画出两条垂直且等长的边,最后连接这两条边的另一端。
平行四边形:先画一条底边,然后在底边的两端分别画出两条与底边不垂直且长度相等的斜边,最后连接两条斜边的另一端,或者先画一个长方形,然后将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顶点向同一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,再连接平移后的顶点与原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顶点。
梯形:先画上底和下底,注意两底要平行,然后连接上下底的两端,注意腰的长度可以不同,若是等腰梯形则两腰长度相等。
圆:确定圆心位置,将圆规的针脚固定在圆心,铅笔脚与针脚之间的距离为半径,旋转圆规一周即可画出圆。
2、基本立体图形
长方体:一般用斜二测画法,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长方体的前面,再在这个长方形的后面画一个与之平行且较小的长方形表示后面,然后用虚线连接前后两个长方形的对应顶点。
正方体:同样用斜二测画法,先画一个正方形表示正方体的一个面,然后在这个面的后方画一个与之平行且较小的正方形,最后用虚线连接前后两个正方形的对应顶点。
圆柱:先画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圆柱的上下底面,且上下底面平行,再用曲线或直线连接两个底面的对应点,表示圆柱的侧面。
圆锥:先画一个圆表示圆锥的底面,然后从底面的圆心出发,画一条线段到圆锥的顶点,最后用曲线连接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各点,表示圆锥的侧面。
3、组合图形
- 对于由多个基本图形组成的组合图形,先分析图形的组成部分,确定每个基本图形的位置和形状,然后按照上述基本图形的画法,依次画出各个部分,最后根据需要添加辅助线或标注相关数据。
4、旋转图形
- 确定旋转中心、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,先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,然后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,在相应的位置找到这些关键点旋转后的对应点,最后顺次连接这些对应点即可得到旋转后的图形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图形的画法,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,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几何思维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