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实物教学
使用生活用品:准备一些小棒、积木、水果模型等常见物品,在教加法时,先拿出3根小棒,再拿出2根小棒,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根,引导他们理解3+2=5的含义,在教减法时,先摆出5个苹果模型,拿走2个,让学生数一数还剩下几个,从而明白5-2=3的算理。
借助身体部位:可以让学生通过伸手指来表示数字,进行加减法运算,比如计算3+2,让学生先伸出3根手指,再接着伸出2根手指,然后一起数一数总共有几根手指,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概念。
采用游戏教学
数字卡片游戏:制作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,随机抽取两张或多张卡片,让学生计算上面的数字相加或相减的结果,并快速说出答案,答对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,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。
猜数字游戏:教师在心里想好一个数字,然后通过描述这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的关系,让学生猜出这个数字是多少,教师说“我比4大,比7小”,让学生猜出是5或6,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加法或减法来表示这种关系,如4+1=5或7-1=6。
运用儿歌教学
加法儿歌:如“1+1=2,1+2=3,1+3=4,1+4=5……”,通过简单易记的儿歌,帮助学生快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口诀,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。
减法儿歌:“减去1来加上9,减去2来加上8,减去3来加上7,减去4来加上6,减去5来加上5”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法口诀。
结合图形教学
点子图:用点子图表示数字,进行加减法运算,画5个点子,再画3个点子,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点子,对应5+3=8;或者画8个点子,划掉3个,让学生数一数还剩几个点子,对应8-3=5。
数轴:在黑板上画一条数轴,标上数字,通过在数轴上移动来表示加减法,比如计算2+3,从数轴上的2开始,向右移动3格,到达5的位置;计算5-2,从数轴上的5开始,向左移动2格,到达3的位置。
强调算理与规律
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: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(a+b=b+a)和结合律((a+b)+c=a+(b+c)),3+4和4+3结果相同,都是7;(2+3)+4和2+(3+4)结果也相同,都是9。
减法的性质:如被减数不变,减数增大,差就减小;减数不变,被减数增大,差就增大等,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或数字例子让学生体会这些规律。
加强练习与巩固
书面练习: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,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,包括竖式计算、连加、连减、加减混合运算等题型,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。
口头练习:利用课前几分钟或课后时间进行口头练习,如教师快速报出一个算式,让学生立即说出答案,或者进行抢答游戏等,增强学生的心算能力和反应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