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基础知识巩固
回归课本:课本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,要认真研读例题和习题,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,即为什么要这么做,不仅要正推,还要学会反推,这样知识点才能掌握得更好,要多进行归类整理,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,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题型,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。
找出和解决知识漏洞:多研究以往的错题,找错误的原因,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、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,还可以两人一组互提互问,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错误,养成收集错题的习惯,在错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得到提升。
2、学习习惯培养
认真审题: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、准确计算的前提,小学生因识字量少、理解水平低或做题急于求成等原因,常导致审题不严而出错,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审题的重要性,增强审题意识,教给孩子审题方法,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,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。
检查验算:粗心和马虎是数学考试常见的扣分点,复习时要养成检查的习惯,检查列式是否正确、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、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、精确地再算一遍等,注意答题规范,如单位和答案要填写齐全,操作题要用铅笔、尺、三角板画图,并标明条件等。
独立完成作业:很多孩子做作业遇到难题就问或上网查询,这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本质理解和总结,应让孩子独立思考,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,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。
3、学习方法与技巧
制定计划:复习要有计划,避免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,对于期末复习,要根据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,合理分配复习时间,做到有条不紊。
归纳考试窍门:熟练掌握数学方法,以不变应万变,同一份试卷上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现多次,但主要方法基本都能用得上,遇到难题时,要想想以前遇到过的类似问题是如何处理的,在已作答好的题目中用过哪些方法,还有哪些常用方法没用上,能否用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灵活运用知识:数学知识连贯性大,要学会把以前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,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,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。
4、思维能力提升
培养质疑问难习惯: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,勤于思考,对概念、公式、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,更要力求理解,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,不耻下问,直到弄懂为止。
注重技能训练:数学学习离不开四则运算,要重视运算技能训练,做到计算又对又快,可以通过每天做口算练习、背记基本的数字运算关系等方式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。
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:数学是一门抽象性、逻辑性极强的学科,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,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法、形象思维法等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。
5、心态调整
- 家长要多鼓励和肯定孩子,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,看到孩子的努力和刻苦,挖掘孩子的优点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- 孩子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,对于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,认真思考,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,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。
要想小学数学考好,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,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,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