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记提纲
每学完一个章节或单元,将其中的基本概念、公式、法则等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,在学习“三角形”这一章节时,可将三角形的分类(按角分锐角三角形、直角三角形、钝角三角形;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、等腰三角形、等边三角形)、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、外角性质等内容进行整理,这样方便复习,也有助于加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。
二、记疑难
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,以及作业中做错的题目,要认真记录下来,上课时要特别留意老师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讲解,课后还需反复复习,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记忆,避免再次犯错。
三、记方法
老师讲解例题或习题时,会涉及到各种解题技巧、思路和方法,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,有配方法、公式法、因式分解法等不同的解题方法,要将这些方法详细记录下来,并注明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,以便在遇到类似题目时能够快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。
四、记悬念
老师在课堂上有时会提出一些让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探索才能解决,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或自主学习时,也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尚未解决的问题,都应将其记录下来,时常思考,说不定在某个时刻就能恍然大悟。
五、记体会
将自己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简要记录下来,通过一道数学题,领悟到了某种数学思想的应用,或者对某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都可以写下来,这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,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。
六、记题型规律
对于一些常见的题型及其解题规律进行总结记录,在几何证明题中,常常会出现证明三角形全等、相似的题型,其解题规律通常是先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,然后寻找对应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理来进行证明,通过记录这些题型规律,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。
七、记易错点
将自己容易混淆、出错的地方重点标记并记录下来,在代数运算中,去括号时容易出现符号错误;在几何图形的计算中,忘记考虑单位换算等问题,经常复习这些易错点,能够有效减少考试中的失误。
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,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和数学文化等内容,如数学史、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等,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,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,还能增加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了解。
九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
活页笔记本:方便取下或增加纸张,便于分类整理,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分别记录在不同的页面或纸张上,如知识点、错题、难题等,最后再统一装订成册。
双色笔标注: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,或者用来标注易错点、解题思路等,使笔记更加清晰明了,便于复习时快速抓住重点。
图表绘制: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关系,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,如函数图像、几何图形的性质等,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,增强视觉效果。
定期整理:笔记不是一次性完成的,需要定期进行整理和补充,可以在周末或假期对本周或本阶段的笔记进行回顾,将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,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梳理清楚,使笔记更加系统和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