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好嘞,今天咱们就认真唠唠这事儿——初中数学到底怎么才能玩得溜?别急着跑啊,我保证不说套话,咱们就聊点实在的,你看那些数学课代表动不动考满分,真就是天生聪明吗?我当年蹲在教室最后一排啃辣条的时候可不信这个邪...
第一锤子得砸对地方:基础到底多重要?
(敲黑板)先回答个灵魂拷问:为什么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,考试照样翻车?举个活生生的例子,我表弟去年背勾股定理能倒着写,结果月考考了道应用题——游泳池铺瓷砖要用多少块?他当场把瓷砖边长当水深算,笑死个人。
核心就一句话:数学不是语文课文,光背没用! 你得把每个公式拆成零件看,比如说二次函数顶点式y=a(x-h)²+k,别光背字母,得想明白:
- h和k怎么控制抛物线左右上下挪?
- a的正负怎么让开口朝上朝下?
- 数值大小怎么影响抛物线胖瘦?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去年隔壁班那个总考第一的眼镜妹,她有个绝活:每学完一章就画思维导图,把知识点连成蜘蛛网,哪儿卡壳了一目了然,这法子咱们普通人也学得会嘛!
第二招:题海战术到底灵不灵?
(托腮思考状)这事儿得辩证看,我初三那年见过两种极端:有人刷完三本练习册还是六七十分,有人只做老师布置的题照样满分,玄机在哪儿?
关键在于:做题要像老中医把脉! 比如说今天练相似三角形:
1、先来5道基础题找手感
2、碰见卡壳的马上翻课本找病根
3、专门找这类题的变式往死里练
4、最后自己编两道题考同桌
(突然笑出声)记得我们班有个活宝,每次做完题就在草稿本上画小人对话:"哎呦这道辅助线怎么添?""笨啊!连接AC不就完事了!"别说,这招对记解题思路特管用。
第三板斧:错题本真是救命稻草?
(翻出旧笔记本)来来来,给你们看看我当年的错题本,看到没?这道几何题我错了三次,每次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写:
- 红笔:第一次错在没画辅助线
- 蓝笔:第二次错在角度算错
- 绿笔:第三次终于搞懂要作垂线段
重点来了:整理错题不是抄答案! 得跟审犯人似的逼问自己:
- 当时咋想的?哪步跑偏了?
- 这个错误暴露了啥知识漏洞?
- 下次怎么设置预警信号?
(突然压低声音)偷偷告诉你们,我们年级数学组长说过,中考命题人就爱在学生常错的地方挖坑,把错题本吃透了,等于提前拿到了考题范围啊!
第四绝招:考试技巧能加多少分?
(掏出计算器按得啪啪响)假设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学生,A会考试技巧,B不会,最后分差能有15分你信吗?这不是吹牛,去年模考我们班真有这样的例子。
必杀技三件套:
1、选择题排除法:举个栗子,题目问√18在哪两个整数之间,就算不会算,看看选项也能蒙对
2、大题步骤分:哪怕最后答案错了,写个"解"字都能拿分,更别说关键公式了
3、时间分配:死磕难题不如先检查基础题,这道理谁都懂,但考场上真能忍住不较劲?
(突然拍桌子)对了!有个邪门但好用的法子:考试前专门练字,别笑!几何证明题写得鬼画符,老师看得上火直接扣分,这事儿我见多了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
(挠头)其实吧,我觉着学数学就跟打游戏升级似的,刚开始在新手村被哥布林虐得死去活来,等技能点加对了,慢慢就能单挑大Boss了,关键是别怂,错了就错了呗,我初三那年错题本比新华字典还厚,最后不也考上重点高中了?
(突然想起什么)哦对了!千万别信什么"女生学不好理科"的鬼话,我们年级数学竞赛拿奖的,男女比例基本对半开,这事儿纯属看谁愿意下功夫琢磨,跟性别没半毛钱关系。
(站起身伸懒腰)行了,今天就唠到这儿,方法再多不如动手试,明儿个开始,每天抽15分钟照着这几个法子练,保管你三个月后看数学题跟看菜谱似的——该放盐还是加醋,心里门儿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