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现在小学生数学题怎么越来越难了?上次我邻居家小孩拿道题问我,说什么"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",我愣是想了十分钟才反应过来,别笑!这种情况真不是个例,好多家长都偷偷跟我说过:"现在孩子学数学啊,我都快跟不上节奏了..."
不过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小学生到底该怎么搞定数学题,注意啊,我说的可不是让你死记硬背公式,而是要找到"解题的钥匙",你准备好了吗?咱们现在就开始!
第一把钥匙:读题要像啃鸡腿那么仔细
你可能会说:"读题谁不会啊?" 哎,先别急着反驳,举个真实例子:上个月有个四年级学生,把"比原来多3倍"看成"是原来的3倍",结果整道题全错,你看,就这一字之差,结果天差地别。
这时候要怎么做?记住这3个步骤:
1、用手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读(别嫌幼稚,管用!)
2、把重点数据圈出来,比如数字、单位、"多多少"这种关键词
3、试着用自己话复述题目,比如说:"这道题是要算小明买文具花了多少钱对吧?"
第二把钥匙:画图比空想强100倍
上次遇到个学生死活算不清行程问题,我就让他把汽车、自行车都画出来,结果他边画边喊:"哦!原来他们在往相反方向开啊!" 你看,这就是视觉的力量。
推荐几个常用画图法:
- 线段图(适合路程、价格问题)
- 方框示意图(适合面积、体积题)
- 小动物简笔画(低年级小朋友最爱这个)
- 思维导图(对复杂应用题特别管用)
比如说吧,要算"小美有12颗糖,给小明3颗后两人一样多",画个箭头一表示,马上就知道小明原来有6颗,是不是比干想要直观?
第三把钥匙:分步拆解就像吃披萨
遇到大题别慌!就像吃披萨要切块,解题也得拆步骤,上次有个五年级题要算水缸的注水时间,很多孩子直接懵了,其实只要分成:
1、先算单独注水速度
2、再算同时工作的总速度
3、最后用总量除以速度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市奥数比赛有道题,80%学生卡在第二步,就是因为没把"同时开两个水管"转换成数学表达式,所以说,分步骤就是在给大脑装导航。
第四把钥匙:检查不是走形式
我跟你说个秘密:班上数学最好的孩子,检查时间起码占三分之一,他们检查可不是随便看看,而是:
① 换方法验证(比如加法用减法反推)
② 代入答案到原题(特别是方程题)
③ 检查单位有没有漏(这个坑掉过的人举手!)
记得上学期有个学生算出来铅笔单价8元,检查时突然发现:"不对啊,文具店铅笔明明5毛一支!" 这就是生活常识救场的典型案例。
第五把钥匙:错题本是你的秘密武器
别小看这个!我班上有个女生坚持用错题本,期末考直接从75分飙到92分,她的秘诀是:
- 用三种颜色笔(黑色抄题,蓝色写错误过程,红色改正确)
- 每周日重做本周错题
- 给每道错题贴表情贴纸(做对了就贴笑脸)
不过要注意,千万别变成"罚抄本",有个男生家长硬要他每天抄10道错题,结果孩子看见本子就哭,这就本末倒置了。
说到这儿,你可能要问:"那遇到实在不会的题怎么办?" 好问题!我的建议是:
1、先冷静深呼吸(紧张会让大脑当机)
2、把已知条件都列出来
3、想想以前做过类似的题
4、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,过会儿再来看
有次我们班小胖卡在一道几何题上,去上了趟体育课回来突然开窍:"老师!我刚才踢足球时想到可以加条辅助线!" 你看,大脑有时候需要"后台运行"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:数学不是比谁算得快,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,我见过太多孩子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下笔,其实错了又怎样?我小时候还觉得1+1=3很合理呢——你看,1根香蕉加1根香蕉,掰断了不就是3段吗?(虽然老师当时给了我个大叉叉)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敢试错的勇气,下次遇到难题时,记得对自己说:"让我再想想,说不定换个角度就通了呢?"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