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哟,这个问题问得好!最近刷到好多人在问“葛军老师到底写过哪些数学书啊”,甚至有人以为他老人家就出过高考题,没写过教材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,保证你听完之后,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明白。
先说说葛军老师到底是谁?这可得掰扯清楚,有些人听到这名字就腿软——毕竟江湖上流传着“葛大爷出征,考生抖三抖”的传说嘛,不过啊,人家可不止是命题专家,还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教授,带过竞赛队,出版过不少数学读物。重点来了:他写的书绝对不是只有难题怪题!
那具体都有哪些书呢?咱们先把主菜端上来:
1、《高考数学经典题型全解析》:这本可是新手村的通关秘籍!举个栗子,里面有个“函数图像平移”的案例,直接把左右平移和上下平移编成了顺口溜,我当年教表弟的时候,他死活记不住,结果用了书里这句“左加右减像螃蟹,上加下减坐电梯”,当场就开窍了。
2、《高中数学解题策略》:这本书有意思了,专门教你怎么“用巧劲”,比如说遇到数列题,葛老师直接甩出个“看菜吃饭”策略——先看题目给的条件像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的特征,就像去菜市场买菜得先看摊子上有啥新鲜货。
3、《数学之美的思考》:这个算是课外延伸读物,里面居然用折纸讲立体几何,用菜市场砍价讲最优化问题,我有个朋友本来最烦数学,结果看了这本书说“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”。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:“这些书适不适合小白啊?会不会太难?”问得好!其实葛军的书有个特点——开头都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教学,比如说《解题策略》第一章,上来先给你讲怎么用橡皮筋模拟抛物线变化,等到第三章才开始上硬菜,这就好比吃火锅,先涮点娃娃菜开胃,再慢慢下毛肚黄喉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千万别被书名吓到,有次我在书店看见个初中生,拿着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》瑟瑟发抖,其实那本书前三分之一都是基础题打底,这就跟吃辣条似的,包装上印着“变态辣”,其实第一口还是甜的。
说到这儿,我得插播个真实故事,去年暑假邻居家小孩找我补课,死活不肯碰数学,我塞给他一本葛军的《趣味数学思维训练》,结果你猜怎么着?这家伙现在天天追着问:“哥,还有没有这种像侦探破案一样的数学题?”所以说啊,找对入门方式太重要了,就像打游戏选对了初始装备。
那新手该怎么选书呢?我给你支三招:
先看目录:如果前三章都在讲集合、函数这些基础概念,放心入手
看例题解析:好的教材会把步骤拆得像组装乐高一样详细
看课后习题:有A组B组分类的最友好,A组就像练习场,B组才是竞技场
特别注意要避开那些满篇都是“显然可得”“易证”这种鬼话的书——这就好比厨师教你做菜时说“适量放盐”,新手听了绝对抓狂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,很多人觉得数学大佬写的书肯定高深莫测,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,就像葛军老师在书里写的:“数学不是比谁算得快,而是看谁想得妙。”我特别赞同这个观点,特别是看到现在有些学生为了刷题熬夜到两三点,真心觉得没必要。
要是让我推荐的话,小白可以先从《经典题型全解析》入手,配合着学校教材看,遇到卡壳的地方千万别死磕,用葛老师书里教的“三分钟原则”——想三分钟还没头绪就直接看解析,但要像侦探破案一样把解题思路理清楚,记住啊,数学学习就像玩拼图,有时候你需要先看见完整图案,才知道碎片该怎么摆。
对了,最近听说葛老师新出了本《数学与生活》,据说用外卖配送路线讲最短路径算法,用奶茶店排队讲概率分布,等我看完了再来跟大伙儿唠唠,保准比数学课有意思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