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先别急着翻开课本就闷头学!高中数学知识点多到爆炸,但有些内容就像打游戏的“新手村任务”,必须优先搞定才能顺利升级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刚入门的小白到底该从哪里下手才不会走弯路。(敲黑板!重点来咯!)
第一个问题:为啥大家都说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命根子?
举个栗子啊,你想想看,高一开学第一个月是不是全在学函数?什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…老师恨不得把“函数”俩字刻你脑门上。因为函数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骨架啊! 从代数运算到几何图像,从应用题建模到导数微积分,哪哪儿都有它的影子。
我当年就被复合函数整懵过——f(g(x))这种写法,活像俄罗斯套娃,后来发现菜市场买菜都能用函数算账:比如苹果3块一斤,买x斤要花y元,这不就是y=3x吗?把抽象符号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,瞬间就通透了,记住这句话:函数学不好,后面全在飘!
第二个关键:几何到底要不要死磕?
有同学一看到立体几何就头晕,什么三棱锥外接球内切球的,简直像在看天书,但听我说啊,几何其实是高中数学的"视觉化训练营",空间想象能力这玩意儿,越早培养越吃香。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带过的小王同学,死活画不出正方体的斜二测视图,后来我让他用橡皮泥捏模型,边玩边学,结果期中考几何题全对!动手操作比死记定理管用100倍,不过要注意,解析几何(就是坐标系里画图形)必须和函数搭配着学,这是高考大题的重灾区!
必学清单TOP5来了!(赶紧收藏)
1、函数三剑客:一次二次函数→指数对数函数→三角函数(这个顺序不能乱!)
2、几何三板斧:平面几何基础→立体几何→解析几何(建议搭配坐标系食用)
3、概率与统计:别小看这部分,新高考占比越来越高了(去年卷子出了12分!)
4、数列: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基础中的基础,后面学微积分会感谢现在的自己
5、导数入门:虽然是选修内容,但想冲高分的同学建议提前接触
等等!先别急着记笔记,这里有个血泪教训要说:千万别跳过基础知识直接刷题!见过太多同学连函数图像都不会画,就急着解导数大题,结果越学越崩溃,就像没学走就想跑,不摔跤才怪呢!
第三个灵魂拷问:那些看起来超难的知识点要不要提前学?
比如排列组合,看着各种C(n,m)的符号就头大对不对?其实这里有个学习密码:先搞定概率基础再碰排列组合,就像做菜得先洗菜再下锅,顺序错了肯定要翻车。
去年有个学生非要先学二项式定理,结果卡在组合数计算整整两周,后来调整顺序先玩转概率游戏(比如算算扑克牌抽中的几率),反而无师自通了。有些知识就是得"倒着学"才有效,这招你记好了!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
数学学习就像拼乐高,优先组装主体结构最重要,见过太多同学在冷门知识点上钻牛角尖,结果考试重点都没抓住,比如说统计里的茎叶图,十年高考才出现两次,但有的同学花半个月研究这个,值不值当啊?
对了,最近三年高考数据给你参考下:函数相关考点平均占38.7%,几何占25.4%,这两块加起来都超过六成了!抓住主要矛盾,次要问题会迎刃而解,就像打游戏先推塔,野怪刷再多也赢不了对吧?
突然想起来个关键问题:每天应该分配多少时间给数学? 个人建议刚开始每天1-1.5小时足够,但必须保证连续学习,见过最厉害的那个学霸,每天雷打不动学45分钟数学,坚持三年最后高考149分,记住啊,持续小步快跑比突击熬夜管用多了!
哦对了,如果遇到卡壳的知识点怎么办?我的绝招是——换个老师听讲解!学校老师讲不懂就去B站搜,这个up主听不懂就换另一个,就像吃菜不合胃口就换家餐馆,总有一款适合你嘛。
最后的最后(真的最后了),送给大家我高中数学老师的名言:"数学不是比谁聪明,是比谁会'偷懒'",找对学习顺序,抓住核心重点,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捷径,别被那些天天熬夜刷题的同学吓到,说不定他们正在错误的方向上一路狂奔呢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