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嘞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听起来有点玄乎的"数学点子图",哎先别急着关页面啊!别看名字高大上,其实就是用画图的方式把数学题里的关键点给拎出来,就跟咱们吃螃蟹要挑蟹黄一样,数学题里也有"精华部位"需要咱们重点关照。
数学点子图到底是啥玩意儿?
举个栗子啊,小明要做一道应用题:"学校食堂每天用3袋大米,一袋米够吃2天,现在有15袋米能吃几天?"这时候点子图就能派上用场了,咱们先在纸上画个圈圈写"总量15袋",再画箭头分出两个分支:一个写"每天用3袋",另一个写"每袋吃2天",这么一画,是不是突然发现这两组数字之间暗藏玄机?
对了,这里要敲黑板!点子图最关键的就是找到题目里的"关键数"和它们之间的关系,就跟玩连连看似的,把相关的数字用线条连起来,再标上加减乘除的符号,整个解题思路就豁然开朗了。
工具准备别复杂,纸笔就能打天下
经常有家长问我:"老师,是不是得买专门的思维导图本子啊?"真没必要!随便找张草稿纸,拿支铅笔就能开工,不过要提醒小同学们两件事:
1、用不同颜色区分重点(比如红色标问题,蓝色标已知条件)
2、留白区域要大(后面改起来方便,别挤成一团)
我见过有个四年级娃特别会玩,直接在作业本背面画点子图,先用铅笔画框架,确认没错再用彩笔描边,最后用橡皮擦掉草稿线,整张图就跟印刷出来似的,这法子既省纸又好看,大家不妨试试。
手残党也能学会的万能画法
来来来,咱们拆解个具体案例,假设要解这道题:"书店上午卖出35本书,下午比上午多卖18本,全天共卖出多少本?"
1、先画个大太阳(中间写问题:全天共卖多少本?)
2、分出两根光线(左边写上午35本,右边写下午?本)
3、在下午的分支再加个小箭头(写上"多18本")
4、用荧光笔圈出关系词(这里的关键词是"多")
这时候图形就会提醒你:下午的销量=上午的35本+18本,最后把两个数字用加号连起来,答案自然就蹦出来了,这个方法我教过不少学生,有个小胖子还发明了升级版——在数字旁边画小书堆的简笔画,说是这样记得更牢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前几天有个家长给我看孩子的点子图,好家伙,整张纸画得跟蜘蛛网似的,这里必须提醒几个常见错误:
信息过载(把题目里所有数字都塞进去)
关系混乱(箭头指来指去像迷宫)
忘记标注(光画线不写运算符号)
举个反面教材啊:有道题说"池塘里有23只鸭子,游走7只,又飞来12只",有孩子把23、7、12都画上圈,结果用23-12+7这么算,完全搞反了方向,要是老老实实在"游走"旁边画个减号,"飞来"旁边画加号,哪会犯这种低级错误?
点子图的隐藏玩法
你以为这招只能用在应用题上?太天真啦!最近我发现几个神操作:
背公式:把公式拆成部件画出来(比如长方形面积=长×宽,就画个长方形拆成长和宽两个分支)
检查作业:做完题反过来用点子图验证步骤
考前复习: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做成对比图
上次有个五年级女生把分数加减法的要点画成蛋糕切块图,不同分母的蛋糕用不同颜色表示,全班同学都抢着借她的本子看,这种创意用法老师们都点赞!
为啥有的孩子就是画不好?
可能有家长要着急了:"我家娃也画图啊,怎么还是老错?"这里得说句大实话——点子图不是万能药,关键得配合思考,就像给你辆自行车,光看着不蹬腿也走不了啊。
建议刚开始的时候,每画完一张图就问三个问题:
1、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?
2、这些箭头表示什么关系?
3、能不能用另一种方式连接这些数字?
慢慢养成这种习惯,脑子就会越来越灵光,我们班有个男生坚持了三个月,现在看到题目手指头都会不自觉地在桌上比划画图呢!
说了这么多,最后唠叨一句掏心窝的话:数学点子图说到底就是个思维拐杖,重点是要培养拆解问题的能力,刚开始画得丑没关系,关键得动手试,就像学游泳总得呛几口水,画着画着突然有天就开窍了,对了,下次孩子画图的时候,别光说"你画错了",改成"这个箭头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向?",保准效果大不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