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数学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对吧?特别是刚上初中的娃子们,突然发现小学的"1+1=2"和初中数学压根不是同一个世界,最近老有家长问我:"我家孩子数学考试老在及格线晃悠,到底该怎么补啊?"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。
首先必须搞明白:你到底是哪里不会? 有的娃子一说到数学差,上来就买一堆练习册猛刷,结果越刷越懵,这就像发烧了不去医院查原因,直接灌退烧药——治标不治本啊!举个真实例子,我去年教过的小张同学,初二了还总在70分打转,后来发现他连初一的有理数运算都没整明白,这才是根源问题。
第一步:地毯式排查基础知识
数学就像搭积木,要是底层缺了几块,上面堆再高也得塌,这时候最该做的是:
1、拿出最近三次考试的试卷,把错题按章节分类
2、对照课本目录,标出错误率超过50%的章节
3、从最基础的例题开始重学,别觉得丢人,牛顿也是从学走路开始的
这里有个绝招:把课本上的定理公式用自己的话重新写一遍,quot;勾股定理"可以写成"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短边平方和等于长边平方",这么一折腾,公式突然就有灵魂了对不对?
第二步:建立专属错题本(这玩意儿真的不是摆设!)
我见过太多学生把错题本写成"罚抄本",这完全走偏了,正确打开方式是:
用三种颜色笔:黑色抄题,蓝色写错误解法,红色写正确思路
在旁边画个表情包:做错了画个流泪猫猫头,改对了画个得意小狗
每周挑5道题重做:重点不是记住答案,是确认解题思路刻进DNA了
有个真实数据挺有意思:坚持整理错题3个月的学生,平均提分比不整理的高出27分,这差距够吓人吧?
第三步:刷题要讲究策略
"题海战术"这个词害了多少孩子啊!刷题质量>数量,这里教你们个"三三制":
1、30%基础题:确保课本例题、课后习题全过关
2、30%错题重做:把之前的坑填平了
3、40%新题型:适当挑战有点难度的题目
举个实操案例:小李同学原来做题像开盲盒,现在按这个方法,两个月就从68分蹦到89分,关键是他每天其实只多做5道题,但每道都吃透了。
第四步:学会"不要脸"地提问
数学这科最忌讳不懂装懂!我跟学生常说:"现在问问题是丢脸5分钟,考试不会可是要丢脸50分钟啊。"提问也有技巧:
别光说"我不会",要说"我做到第三步卡住了"
准备两个方案:先说自己的思路,再让老师帮忙找漏洞
逮住课间十分钟:老师刚讲完新课的时候记忆最新鲜
记得去年有个腼腆的女生,硬是逼着自己每天问一个问题,结果期末考逆袭到班级前十,所以说啊,提问真的是开挂神器!
第五步:把数学玩出花样来
谁说学数学就得苦大仇深的?试试这些骚操作:
用奶茶算百分比:中杯500ml喝掉30%,还剩多少?
玩密室逃脱注意几何图形:那个拼图是不是要用相似三角形?
给自己出考试题:假装是老师,想想会考哪些知识点
我班上有个游戏迷,现在看到应用题就自动脑补成游戏任务,解题速度嗖嗖的,你看,换个角度学数学,立马就有意思了对吧?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
数学补起来真没想象中难,关键是要对症下药,见过太多孩子补课补到怀疑人生,其实问题就出在方法不对路,记住这三个"千万":千万别跳过基础去攻难题,千万别把错题本当摆设,千万别一个人闷头死磕。
突然想起个事,上个月遇到个初三学生,初一初二数学就没及格过,结果用这套方法半年,最近月考居然破天荒考了83分,他跟我说:"原来数学就像打游戏通关,找到秘籍就不慌了。"这话说得,我都想给他点个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