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笔记如何写初中数学
嗨,各位新手老师!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写好初中数学的教师笔记,这可是个技术活,但别担心,我一步步给你讲明白。
你得明确笔记的目的。记录教学重点是首要任务,每节课都有核心知识点,像有理数的加减法、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,这些必须得记清楚,比如讲有理数加法,你就要记下“同号两数相加,取相同符号,并把绝对值相加;异号两数相加,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,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”这些关键话,让学生能快速抓住重点。
还有啊,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反馈也很重要,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,有的概念理解不清,有的计算容易出错,像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,有的学生可能就不明白为啥内角和是180°,这时候你就得把这些疑问记录下来,想想怎么用更简单的方式给他们解释。
那具体怎么写呢?你可以按课时来写,每一课时一页笔记,开头简单写一下这节课的课题,二元一次方程组”,然后分点记录知识点,一个知识点一个小标题,像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”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- 代入消元法”,在每个小标题下面详细写内容,概念就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,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说“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含有两个未知数,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组成的方程组”。
对于解题方法,除了文字描述,还可以结合例子,比如讲代入消元法,就写个具体的例题“解方程组{x + y = 7, 2x - y = 3},第一步,由第一个方程可得y = 7 - x(这里要把过程详细写出来),第二步,把y = 7 - x代入第二个方程,得到2x - (7 - x) = 3,再去括号、移项、合并同类项、系数化为1求出x的值,最后把x的值代回原方程求出y的值”,这样学生一看就明白怎么做了。
别忘了记录学生的易错点哦,比如在因式分解的时候,很多学生会弄混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,你就可以在笔记里写“学生易错:平方差公式(a + b)(a - b) = a² - b²,是完全平方公式(a ± b)² = a² ± 2ab + b²,注意区分它们的形式和结果”。
也可以按照章节来写笔记,一章学完了,把这章的重点知识、难点知识和易考点都整理到一起,像学完四边形这一章,就总结平行四边形、矩形、菱形、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,开头写“四边形章节复习”,然后分别列出每个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,再对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,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,对角相等,对角线互相平分;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,对角线相等;菱形四条边都相等,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;正方形兼具矩形和菱形的性质”,这样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。
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写笔记哦,以某个单元或者某个主题为中心,函数”,然后把它相关的知识点像发散的树枝一样展开,从函数的概念、函数的表示方法(解析式法、列表法、图像法)到函数的性质(单调性、奇偶性等),每个知识点再用小分支详细展开,这样笔记看起来条理清晰,也很直观。
在写笔记的过程中,多问问自己“这个知识点学生能理解吗?”“怎样写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呢?”不断优化自己的笔记。
写初中数学教师笔记要用心,把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都考虑进去,用学生能懂的方式写,这样才能让笔记成为教学的好帮手,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