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数学怎么教三连加
嘿,新手老师们,是不是一想到教小学生三连加就头大?别慌,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事儿,保证让你听完后,教起三连加那叫一个得心应手。
先来说说啥是三连加,顾名思义,就是三个数连续相加,2 + 3 + 4,简单吧?可对刚接触的小朋友来说,这可有点小挑战。
一、为啥要教三连加?
在小学数学里,三连加是基础运算的重要一环,它不仅能帮孩子巩固之前学的加减法,更是为后面复杂的数学运算打基础,就像盖房子,地基不牢,房子咋建得高?学会三连加,以后学乘法、除法这些,孩子们接受起来就更容易。
二、怎么教才有效?
1、借助实物,直观感受
咱可以拿小朋友熟悉的零食举例,比如说,拿出 3 颗糖放一堆,再拿 2 颗糖放另一堆,最后又拿 4 颗糖放一堆,然后问孩子:“宝贝们,咱们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呀?”引导他们一颗一颗地数,数完后再告诉他们,这就是把 3 颗、2 颗和 4 颗合起来数,也就是 3 + 2 + 4 = 9,这样用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东西,孩子一下就能明白三连加是咋回事。
2、故事引入,增添趣味
小孩子最爱听故事啦,编个这样的小故事:“有一天,小明去果园摘苹果,第一天摘了 5 个,第二天又摘了 3 个,第三天摘了 6 个,小朋友们,你们快帮小明算算,他三天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呀?”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找数学问题,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,纷纷开动小脑筋去计算。
三、教学步骤咋安排?
第一步,导入新课,用刚才说的零食或故事引出三连加,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
第二步,讲解概念,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三连加,就是把三个数按顺序加起来,可以在黑板上写几个简单的例子,边写边说,让孩子跟着你的思路走。
第三步,示范计算,拿一道简单的题,1 + 2 + 3,一步一步地给孩子演示怎么算,先算前两个数,1 + 2 = 3,再把结果和第三个数相加,3 + 3 = 6,让孩子看到完整的计算过程,强调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。
四、练习环节咋设计?
可不能光老师讲,得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练。
1、基础练习
出几道像 4 + 1 + 2、2 + 3 + 3 这种简单的口算题,让孩子快速说出答案,巩固计算方法。
2、进阶练习
给孩子一些带图形的题,△△ ○○○ □□,问一共有多少个图形,让孩子把图形个数转化成数字再相加,这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转化思维。
3、游戏练习
玩“数字接龙”游戏,第一个孩子说一个数,后面两个孩子依次加上一个数再说出来,看谁说得又快又准,像第一个说 5,第二个就说 5 + 2 = 7,第三个说 7 + 3 = 10,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练了三连加。
五、易错点咋提醒?
有些孩子可能会算错,常见的错误就是忘记进位或者加错顺序,比如算 8 + 7 + 3,有的孩子算成 8 + 7 = 15,15 + 3 就忘了进位,得出 17,这时候咱就得强调,加的时候要认真看,满十了别忘了向前一位进一,还有顺序,一定要从左到右加,不能乱了套。
六、生活中咋应用?
三连加在生活中可常见啦,去超市买东西,买了一个 5 元的笔记本、一支 3 元的铅笔和一个 7 元的橡皮,问一共花了多少钱,这就是三连加,让孩子多发现生活中的这类例子,他们会觉得数学真有用,学习起来更带劲。
教小学生三连加,只要方法对路,耐心足够,孩子们肯定能学好,咱做老师的,就是给孩子搭把手,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,您说是不?
希望这篇小经验分享能帮到刚入门教数学的您,有啥疑问随时来找我唠唠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