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说到小学数学啊,好多家长和小朋友都头疼——题目讲过了还是错,下次遇到类似的又不会了,别急!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错题本到底怎么用才能逆天改命,先问个灵魂问题:你家的错题本是不是抄完就塞抽屉吃灰了?(别不承认,我当年也这么干过)
核心问题一:错题本到底有啥用啊?
先举个真实例子,我表妹三年级时数学总在80分晃悠,后来她老师让坚持用错题本,期末直接冲到95分,这玩意儿真这么灵?关键就在于它能把你的弱点变成铠甲,比如小明总在"鸡兔同笼"上栽跟头,他把所有做错的同类题集中整理后,突然发现:哦!原来每次都漏看"脚的数量"这个条件啊!
第二件事:怎么记错题才不算白忙活?
(敲黑板)这里有个大误区!很多人就傻乎乎地抄题目和正确答案,这不叫错题本,这叫罚抄本!正确姿势应该是:
原题+错误答案(红笔标出)→ 别怕丢人,错哪写哪
正确解法(分步骤写清楚)→ 像教别人那样详细
错误原因(划重点!)→ 是计算错?概念混?还是压根没读懂题?
举个栗子:计算24×5写成1200的,要在旁边写"多写了个零,下次先估算24×5≈20×5=100就不会错这么离谱了"
第三个重点:分析错题比做题更重要!
这里有个绝招叫三问法:
1、这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?(比如分数比较大小)
2、我当时怎么想的导致出错?(比如以为分母大分数就大)
3、正确的解题逻辑是什么?(比如要先通分再比较)
去年有个五年级学生用这个方法,应用题正确率从50%飙到85%,他说现在看到题目,脑子里自动跳出这三个问题,跟开外挂似的。
第四个秘诀:错题本要"活"过来!
千万别把本子当博物馆!建议:
每周五放学后固定翻看(形成仪式感)
考试前重点看高频错题(用荧光笔标出)
每月整理淘汰已掌握的题(像手机清理内存)
有个家长跟我说,她让孩子把错题本当"武功秘籍",每解决一页就画个小星星,现在孩子自己追着要整理错题,你说神不神奇?
最后的大实话:坚持比方法更重要
说真的,再好的方法不用都是白搭,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,但连续用21天就会养成习惯,就像刷牙一样,哪天不整理错题反倒浑身难受,你知道吗?统计显示坚持用错题本的学生,数学成绩平均提高12-15分,这可比刷十套卷子管用多了。
(挠头)突然想到个问题:要是错题太多怎么办?别慌!这时候要优先整理基础题和中档题,那些压轴难题先放放,毕竟考试大部分分数都在基础部分,把该拿的分拿到手再说嘛,对了,最近发现个新招——用手机拍错题存成电子档,坐车时都能瞄两眼,亲测有效!
哦对了,还有家长问要不要买现成的错题打印机,个人觉得手写效果更好,写字的过程本身就在加深记忆,不过实在没时间的话,偶尔用用也没毛病,关键是要坚持整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数学就像打游戏,错题本就是你的复活甲,那些错过的题啊,都是系统给你定制的升级礼包,收拾收拾,咱们从今天就开始用起来呗?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