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问数学问题怎么问
嘿,家人们!今天咱来唠唠小学生问数学问题这档子事儿,你别说,这问问题啊,里面可有不少门道呢。
先来说说为啥要问问题呀,咱都知道,数学这玩意儿,有时候就跟个调皮的小鬼似的,弯弯绕绕特别多,小朋友们在学的时候,难免会碰到一些死活想不明白的地方,这时候要是不把问题弄明白,那后面的知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“哗啦”全倒了,就好比盖房子,基础没打好,咋盖得上高楼大厦呀?有问题就得赶紧问,可不能憋着。
那到底该怎么问数学问题呢?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。
一、把问题描述清楚
咱得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的,就像讲故事一样,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咱在说啥,比如说,题目是“小明有 10 个苹果,给了小红 3 个,又买了 5 个,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?”你要是问:“这个苹果的事儿,咋算呀?”别人可能就懵了,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环节,但要是你说:“小明一开始有 10 个苹果,给了小红 3 个之后,他还剩几个呀,然后他又买了 5 个,最后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?”这样一步一步说清楚,别人就能很快理解你的问题在哪儿了。
还有啊,别用一些模模糊糊的词,像“大概”“好像”“可能”这些,比如说,你别问:“这个题的答案大概是多少呀?”这让人摸不着头脑,你得明确地说:“这个题的正确答案到底是多少呢?”
二、说出自己的思路
在问问题的时候,把自己的思路也一块儿说一说,这可是个好习惯,比如说,你在算一道减法题,算出来是 8,但是你又觉得不太对,你就可以说:“我这道题是 15 减 7,我是这样算的,先把 15 分成 10 和 5,然后用 10 减 7 等于 3,再用 3 加 5 等于 8,可是我又觉得不太对,老师,您帮我看看是哪儿出问题了呢?”这样一来,别人就能知道你卡在哪个地方了,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你解决问题。
三、准备好相关的信息
为了让问题能更好地被解答,咱得准备好一些相关的信息,比如说,书上的例题、自己做的笔记、之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等等,假如你在问一个关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,你可以把课本上关于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指给对方看,还可以把自己之前做的练习题拿出来说:“我之前做过一个跟这个有点像的题目,是用这个方法做的,但是这个题我就不会了,您看看有啥不一样呢?”这样能让回答你问题的人更快地了解你的情况,给出更准确的答案。
四、选择合适的人问问题
这也很重要哦,在学校里,你可以问老师、同学,老师就像是知识的宝库,不管啥问题,他们一般都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的,不过有时候,老师的课比较忙,可能没办法马上给你详细解答,这时候同学就派上用场啦,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,说不定你的小伙伴也正为这个问题头疼呢,两个人一起琢磨,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。
除了在学校,家里也是个问问题的好地方,爸爸妈妈虽然可能不是数学专家,但他们的生活经验丰富呀,有些数学问题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,说不定他们能从生活的角度给你一些启发呢,比如说,你在学乘法的时候,问爸爸妈妈:“妈妈,咱家买苹果,每斤 5 块钱,要是买 3 斤得花多少钱呀?”妈妈可能会说:“这简单呀,一斤 5 块,3 斤就是 5 加 5 加 5,15 块呗。”这不就把乘法的意义给解释清楚了嘛。
五、注意问问题的态度
态度可得端正喽,别一副不耐烦或者觉得别人肯定能马上给你答案的样子,要虚心一点,礼貌一点,轻轻地走到老师跟前,笑着说:“老师,打扰您一下,我这有个问题不太明白,您能帮我讲讲吗?”这样老师听着也舒服,就会更愿意帮你解答啦,要是你横冲直撞地跑过去,大声说:“喂,老师,这个题咋做呀?”估计老师心里会有点小疙瘩,解答起来可能都没那么带劲了。
咱再来说个小案例哈,有个叫小宇的同学,他在做一道应用题的时候遇到了麻烦,题目是“一辆汽车从 A 地开往 B 地,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,3 小时后距离 B 地还有 40 千米,问 A 地到 B 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?”小宇一开始不知道怎么问,就去问同学:“这道题咋做呀?”同学也没搞明白他想表达啥,后来小宇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法,把自己的思路说了一遍:“我先算出了汽车已经行驶的路程,是 60 乘以 3 等于 180 千米,然后加上剩下的 40 千米,220 千米,但是我又觉得不太对,因为我觉得应该是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等于剩下的路程,可我这样算出来又不对,您帮我看看是哪里错了呢?”这样一说,同学很快就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,原来是他把公式用错地方了,给他一讲,小宇马上就明白了。
呢,问数学问题这事儿看起来小,其实里面的讲究可不少,只要咱把问题描述清楚,说出自己的思路,准备好相关信息,选对人问问题,再加上一个好的态度,那数学上的难题就一个个都被咱攻克啦,就像爬山一样,一步一个脚印,遇到问题就解决掉,最后肯定能爬上数学这座大山的顶峰,看到更美的风景哟!
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方法呀,别害怕问问题,勇敢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吧!相信你们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,取得进步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