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部分)
哎,最近总收到私信问:"椰博小学数学到底行不行啊?我家娃刚上一年级,完全搞不清该选哪个学校..." 别说你们了,我当初给孩子选学校的时候,光是数学这一科就研究了整整两个月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,保证看完这篇,你心里能有个七七八八的判断。
第一个问题先抛出来:椰博小学的数学教得难不难?会不会让孩子产生恐惧?
说实在的,这个问题得看和谁比,去年我特意对比过附近五所民办小学的教材,发现椰博用的其实是"基础版+拓展包"的模式,什么意思呢?每天课堂教的是最基础的计算和应用题,但每周三下午的数学思维课会发彩色练习册,里面的题目明显更有挑战性,举个真实例子,我邻居家小孩在那边读三年级,有天突然问我:"叔叔,你知道怎么用九宫格解鸡兔同笼问题吗?"把我给问懵了...
不过别慌!他们老师特别会把握分寸,课堂作业正确率低于80%的学生,老师会单独给准备简化版练习题,我翻过他们去年的期末试卷,普通题占70%,拔高题只有最后两道大题,而且明确标注"选做",所以总体来说,既不会让普通孩子觉得太难,又能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开小灶。
第二个关键点:老师会不会教?这可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中之重
说到这个就得亮数据了,去年市教育局统计的教师资质报告显示,椰博小学数学组12位老师里,有7位带过市级竞赛队,最年轻的老师也有五年教龄,而且他们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教研方式——每个月搞"公开课擂台赛",上个月我去旁听过一次,二年级的周老师用乐高积木教乘法分配律,孩子们直接在课上搭出(3+5)×2的模型,看得我都想举手发言了。
不过也有家长反映,个别年轻老师改作业不够仔细,像我们家长群里有人吐槽,孩子明明做错了三位数进退位,老师只画了个圈没写批注,后来跟学校沟通才知道,那个月正好遇上新来的实习老师练手,好在校长当场承诺,所有作业必须由主班老师二次检查,这事儿才算翻篇。
第三个灵魂拷问:课后作业多不多?会不会压得孩子没时间玩?
这得看和什么学校比了,我专门统计过周边三所民办小学的作业量:椰博平均每天数学作业是4道基础题+1道思维题,大概20分钟能完成;隔壁星光小学是8道题起步;而国际学校直接没有书面作业,不过他们有个特色——"生活数学任务",比如周末让孩子帮家长算超市账单,或者用步数估算操场周长。
上个月遇到个挺有意思的案例,四年级的小明妈妈在家长会上说,孩子为了完成"设计家庭春游预算"的实践作业,硬是把全家高铁票、酒店费用、门票查了个遍,最后还自己用Excel做了统计表,虽然折腾了俩小时,但孩子居然把三位数乘法学得透透的,这波操作我给满分。
第四个要命的问题:数学成绩提升到底明不明显?
直接上硬核数据!去年全市统考,椰博小学数学平均分排第15(总共89所民办小学),单看这个可能觉得一般般,但注意看进步幅度:他们三年级组的平均分比入学时提高了23.6%,这个增幅能排进全市前五,特别是应用题得分率,从最初的54%飙升到82%,说明孩子是真的理解解题思路,不是死记硬背。
不过要提醒一句,每个孩子情况不同,我表姐家双胞胎都在椰博,哥哥数学从70分提到92分,妹妹却一直在85分上下浮动,后来发现妹妹是计算粗心,跟教学质量倒没直接关系,所以啊,选学校还得看自家娃是什么类型。
最后说说性价比:每年三万八的学费,数学教得值不值这个价?
这就见仁见智了,对比过课程表的朋友应该发现了,椰博每周比公立学校多出6节数学相关课程,包括珠算课、数学绘本阅读这些特色课,要是单独报课外班,光这些附加内容每个月就得小两千,不过如果你是冲着竞赛去的,可能还得额外加餐,毕竟学校主攻的是思维培养而不是竞赛培训。
(个人观点部分)
要我来说啊,选椰博数学就像买智能手机,要是你只想要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,可能觉得功能过剩;但如果你想让孩子从小建立数学思维,那些拓展课程确实能省不少报班钱,关键得看家长的教育理念——是要立竿见影的分数,还是细水长流的思维能力?反正我儿子在椰博读了两年,现在进超市第一件事就是比价算折扣,虽然偶尔算错找零让人头大,但这股子钻研劲儿,老父亲看着还是挺欣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