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每次看到孩子咬着铅笔头对着数学题发愁,是不是特别想帮他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?别慌!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小学数学到底怎么搞才能让成绩往上窜一窜,记住啊,数学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得用对方法!
第一问:数学基础像烂泥巴房子怎么办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邻居家小孩去年数学还考70分,今年直接蹿到90+,啥秘诀?就俩字:补洞!把三年级不会的加减法重新刷,四年级卡壳的面积公式反复练,这就像搭积木,下头不稳当,往上堆再多都是白搭。
举个实在的例子:小美同学老在应用题栽跟头,后来发现是二年级的倍数关系没吃透,她妈直接翻出旧课本,每天抽15分钟专门练这个,两个月后应用题正确率从50%飙到80%,所以说啊,别急着往前冲,先把脚下的坑填平了。
第二问:练习题做多少才够?是不是要搞题海战术?
千万别!见过太多孩子练习题册摞得比人高,结果越做越迷糊,重点不在数量,而在质量,挑题得有讲究,就像吃饭要营养均衡:
基础款(课本例题变式题)占50%
中等难度(带陷阱的选择题)占30%
挑战题(附加题类型)占20%
比如学分数那章,先保证1/2+1/3这种基础题次次全对,再挑战"一杯水喝掉1/3又倒满,再喝1/4"这种烧脑题,对了,做完题一定得让孩子自己讲思路,能说明白才是真会了。
第三问:家长到底该当监工还是甩手掌柜?
这里有个坑千万别踩!见过家长坐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,错一题就吼一嗓子,结果孩子紧张得手抖,其实咱们得当脚手架——该扶的时候扶,该撤的时候撤。
具体这么做:
1、低年级:陪着读题,教画重点(比如圈出"多多少"、"少几倍")
2、中年级:独立完成后再检查,错题用提问引导("这一步怎么想的?")
3、高年级:完全放手,只负责定期抽查
上周碰到个家长特别聪明,孩子做错方向问题,他直接拿乐高小人现场演示,孩子立马开窍,比讲十遍课本都有用!
第四问:死活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咋整?
跟你说个真事儿,我表弟以前见数学就躲,后来他爸带着玩24点游戏,现在天天追着人要PK,培养兴趣有门道:
生活渗透:买菜算账、量家具尺寸
游戏助攻:数独、魔方、数学棋类
正向反馈:进步5分就搞个庆祝仪式
最近很火的"数学寻宝"可以试试:把练习题变成藏宝图,做对一题给线索,攒够线索换奖励,这招对小学生特管用!
第五问:错题本到底有没有用?为啥我家娃记了也没效果?
错题本不是摆设!关键得用活,见过太多孩子把错题抄得工工整整,..就没有然后了,正确的打开方式:
1、分类贴标签:计算粗心/概念不清/方法错误
2、定期翻旧账:周末重做上周错题,月底总复习
3、变形练习:把错题数字改改,条件调个顺序
举个栗子,上次看到个小姑娘总在时间问题上栽跟头,她把所有相关错题集中攻克,还自己编了5道变式题,现在这类题基本能拿满分。
第六问:数学思维到底是个啥?能培养吗?
当然能!数学思维不是玄学,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重点培养这四个方面:
数感:对数字的敏感度(比如估算一瓶糖果数量)
空间想象(玩七巧板、立体展开图)
逻辑推理(玩侦探游戏找规律)
建模能力(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算式)
去年带过一个学生,开始连最简单的排队问题都搞不定,后来每天让他用积木摆情景,两个月后居然能自己画线段图解复杂应用题!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:数学提升真没捷径,但绝对有窍门,别被培训班忽悠着天天刷题,更别因为暂时落后就给孩子贴标签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咱们要做的是找到适合他的方法,把数学变成闯关游戏而不是苦差事,记住啊,今天的错题就是明天的分数,耐心点,慢慢来,量变到质变就在不经意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