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部分)
哎,你说初中数学怎么学才能不头疼呢?是不是每次看到代数公式就犯困,遇到几何题就手抖?别慌,咱们今天就来聊点实在的——怎么把初中数学学明白,我先说个扎心的事实:数学这玩意儿,真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搞定的,不信?你试试把公式全背下来,考试该不会还是不会,那到底该咋办?往下看,我给你拆解几个关键点。
问题一:为啥有人学数学像吃饭一样简单,有人却像爬山一样累?
答案很简单:方法不对,努力白费,举个例子,我表弟初一那会儿数学考50分,后来他做了一件事——把课本例题当“通关游戏”玩,每天逼自己搞懂3道例题,一个月后直接冲到80分,你发现没?基础例题才是隐藏的“通关秘籍”,因为它们藏着出题老师的套路。
问题二:公式记不住怎么办?
别急着抄100遍!试试这招:用生活场景套公式,比如学“勾股定理”时,你就想象自己站在小区直角花坛旁边,量两条边算对角线距离,再举个真实的案例,我邻居家孩子用这方法记公式,期中考试几何题全对,老师都问他是不是偷偷补课了。
三步走策略,专治各种学不会
1、先啃透课本,再碰辅导书(划重点!)
很多同学一上来就刷题,结果越刷越懵,课本里的定义、推导过程才是根基,地基没打好,盖楼迟早塌。
2、错题本要当“病例本”用
别光抄错题!得像医生写病历一样标注:“这道题为啥错?是计算粗心,还是压根没理解题意?”有个学生坚持这么干,期末考直接从班级倒数冲进前10。
3、每周给自己设个“装X时间”
找道难题,彻底弄懂后去给同学讲一遍,能讲明白才叫真会了,这招比闷头做题管用十倍。
遇到难题就想放弃?试试“5分钟原则”
你是不是一看题目长就直接跳过?下次试试:逼自己盯5分钟,哪怕乱写几步也行,去年有个学生用这方法,硬生生解出了压轴题,他说当时手都在抖,但做完感觉能徒手拆高达(笑),其实啊,大脑就像肌肉,越练越灵活。
小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
- × 熬夜刷题(睡眠不足会让脑子变浆糊)
- × 只看答案不思考(跟抄作业没区别)
- × 盲目报班(适合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)
有个真实数据:某重点中学调查发现,每天睡6小时的学生,数学平均分比睡8小时的少15分,惊不惊喜?
(个人观点部分)
说实话,我觉得学数学最要紧的不是智商,而是别把自己当机器人,该休息就休息,该问就问,脸皮厚点不丢人,我初三那会儿天天追着老师问“为什么”,把老师都问怕了,但中考数学愣是考了115分(满分120),记住啊,数学虐你千百遍,你得待它如初恋,坚持下去,某天突然开窍的感觉,爽过喝冰可乐!
(结尾自然收束)
好了,说到这儿你应该有点谱了吧?要是还迷糊,回去先把课本目录翻一遍,保准有新发现,最后送句话:数学就像打游戏,通关秘籍就藏在最显眼的地方,关键是得找对方法使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