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这小学数学官课心得到底怎么写啊?是不是每次老师布置下来,你就抓耳挠腮不知道从哪下手?别慌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这事儿,我敢打赌,看完这篇你至少能少踩三个坑!(敲黑板)
首先得搞明白:啥叫官课心得?
说白了就是把你上课的体验、学到的知识点、遇到的困难这些东西整理成文字,但很多人写着写着就变成流水账了——"今天学了乘法口诀,老师讲得很认真..."(停!打住!)这样写绝对拿不到小红花!重点是要带着脑子去复盘,"原来乘法不只是加法的简便运算,用它算操场面积时,我突然发现数学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!"
举个真实例子:我表弟去年写《认识钟表》心得,开头就写"老师教我们看时针分针",后来我让他改成:"当发现短针指3长针指12就是3点整时,突然明白古人发明钟表有多聪明!"结果这篇被当成范文贴在教室后墙上了。
接下来解决核心问题:怎么搭建框架才不会乱?
这里送你个万能模板,亲测好用:
1、课前预期(你以为这节课要学啥?)
2、课堂亮点(哪个环节让你眼睛发亮?)
3、卡壳时刻(哪个知识点让你挠头?)
4、课后实践(做作业时有什么新发现?)
5、举一反三(能用这个知识解决什么问题?)
比如学《分数的初步认识》时,可以这样写:"原本以为分数就是切蛋糕,没想到老师用披萨教我们比较1/2和1/3谁大,当场馋得我肚子叫!不过比较不同分母的分数时还是搞混了,后来用作业本画格子才弄明白..."
重点来了!怎么让心得有个人特色?
记住这三个口诀:
"原来如此"(记录恍然大悟的瞬间)
"还能这样"(描述老师教的巧妙方法)
"要是我来"(提出自己的改进想法)
上次听公开课,有个学生写:"老师用乐高积木教体积计算,我当时就想,要是用我家养鱼的玻璃缸来做实验,是不是更直观?"这种带个人生活的观察,立马让心得活起来了!
常见误区预警!
千万别踩这些雷:
× 照抄课本目录当提纲
× 全程夸老师讲课好(这不是颁奖词!)
× 只写正确答案不记录错误
× 用"收获很大"这类空话凑字数
有个血泪教训:去年隔壁班小王把《统计图表》心得写成"老师教了条形图折线图,我都学会了",结果被批"缺乏思考过程",后来他改成"刚开始总把条形图的数值标在柱子顶端,直到同桌提醒应该标在中间",反而被表扬"真实生动"。
给懒人准备的急救包
要是明天就要交怎么办?试试这个速成法:
1、手机拍下课本重点页和作业错题
2、用语音备忘录快速口述三个印象深刻的情节
3、把录音转文字后,用"虽然....."句型整理
("虽然一开始觉得概率问题很难,但是用抛硬币实验后,发现其实和生活息息相关")
上次用这个方法帮闺蜜赶心得,她数学老师居然在评语里写:"观察细致,建议参加数学日记比赛!"
对了,突然想到个关键点——数据可视化!不是说让你画图表,而是多用对比:
"练习册第12题原本要算20分钟,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后,5分钟就解出来了"
"小组讨论时,我们组用新方法比传统解法少用了3个计算步骤"
这种具体数字比"我进步了很多"有说服力100倍!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:写官课心得真不是给老师交差,这是把你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存进保险箱的好机会,过半年再翻出来看,你会惊讶地发现——原来自己早就摸到了数学的门道!就像存钱罐里的硬币,单个不起眼,攒多了就能买心仪已久的玩具,现在提起笔,就从记录今天课堂上的那个"啊哈时刻"开始吧!(对,就是老师讲某个知识点时你突然拍大腿的那瞬间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