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喂,数学概念学不好怎么办?是不是每次看到分数、小数这些词就脑壳疼?别慌!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事,我敢打赌,看完这篇你绝对能摸着门道,说不定还会发现数学挺有意思的嘞!
第一个灵魂拷问:数学概念到底是个啥玩意?
举个栗子啊,你家娃要是问"为啥1+1=2",你会不会直接甩一句"记着就完事了"?停!这就是问题所在啦!数学概念根本不是要你死记硬背,而是搞明白数字之间的关系,就像你教小孩认亲戚,"爸爸的爸爸叫爷爷"这种关系链才是重点。
我见过有个老师特有意思,教乘法口诀直接带学生去超市:"这箱酸奶6排,每排4盒,你猜总共有多少盒?猜对了奖励酸奶!"结果那帮熊孩子算得比计算器还快,瞧见没?把抽象概念和现实生活捆在一起,学起来就跟玩儿似的。
第二个关键点:为啥总有人学不会数学概念?
这里有个大误区要破除!很多家长觉得"刷题量=数学好",结果把孩子整得看见数学题就反胃,我表弟就是个活例子,他妈给他买了三本练习册,现在看到数字就想撕本子。
其实啊,数学概念就像搭积木,地基不稳的话,楼盖得再高也得塌,比如分数没整明白,后面学百分数、比例准抓瞎,有研究说啊,动手操作过的知识点,记忆留存率能提高60%!所以下次教孩子分数,不如拿个苹果切开,边吃边学多带劲。
第三个绝招:五感学习法
听好了!这可是我当年当补习老师的杀手锏:
1、看:用不同颜色的磁铁片表示不同数位
2、摸:捏橡皮泥做几何体
3、闻:用巧克力学分数(边分边吃记得牢)
4、听:把公式编成rap(quot;π约三点一四,圆的世界真神奇")
5、说:让孩子当小老师给你讲课
上次用这法子教面积计算,有个小胖墩直接拿薯片摆图形,算完还能把薯片吃了,乐得他爸妈直夸这方法绝了。
第四个常见坑:超前学习的陷阱
现在家长都爱攀比:"隔壁老王家的娃都会解方程了!"急啥呀?这就好比让幼儿园孩子学微积分,纯粹找罪受。数学概念有严格的认知发展顺序,国家课程标准都是专家反复验证过的。
举个真实案例:有个家长硬让二年级孩子背平方表,结果娃到现在看见指数符号就手抖,反倒是按部就班学的孩子,到五年级突然开窍,解题思路跟泉水似的往外冒。
第五个必杀技:错误利用法
告诉你个秘密:犯错误才是学习的黄金时刻!我侄女有次算"25×4"得了个90,我没直接说她错,而是问:"要不咱们数数25的4倍?"她掰着手指头数完发现是100,自己就琢磨出进位的问题了。
建议整个"错题宝盒",把错题写成小纸条放进去,每周抽几张来玩"大家来找茬",既化解了挫败感,又能加深印象,比罚抄100遍管用多了。
最后聊点实在的:数学概念说到底就是个工具,就跟筷子似的,得会用才能夹到肉,别被那些高大上的专业术语唬住,什么"数感"、"量感",说白了就是跟数字打交道的感觉,培养兴趣比急着做题重要一百倍,你说是不?
对了,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厨房秤!教重量单位时让孩子称面粉、量牛奶,学完还能烤饼干,香喷喷的知识就这么吃进肚子啦,这招百试百灵,你回家试试准好使!
记住咯,数学不是洪水猛兽,它就是藏在生活里的通关秘籍,多观察、多动手、多问几个"为啥",保准你能带着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,要是哪天突然开窍了,记得回来给我点个赞啊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