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备考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这事儿吧…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,前两天有个刚毕业的学妹找我吐槽,说她连考试范围都没搞明白就开始刷题,结果越做越懵,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,怎么才能不走弯路地准备这场考试。
第一个灵魂拷问:考编到底考啥玩意儿?
别急着买资料!咱们得先把考试结构掰扯清楚,小学数学编制考试通常分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,笔试里又藏着两大杀手锏——教育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,教育基础这块就像火锅底料,心理学、教育学、教育法规这些大杂烩,去年某省真题里还蹦出来道"根据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》谈谈数感培养"的论述题,是不是听着就头大?
学科专业部分更刺激,别看是小学数学,去年全国统考卷里居然出现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选择题!不过别慌,这种题占比大概就10%左右,重点还是得盯着课标里的四大金刚:数与代数、图形与几何、统计与概率、综合与实践。
备考神器大揭秘:这些工具你备齐了吗?
1、教材要选对:人教版的1-6年级数学课本必须盘熟,重点看每章的教学目标和课后习题,有考生去年面试就被要求现场讲解"分数的基本性质",结果连课本上的例题都记混了。
2、真题是王道:建议至少收集近5年真题,某宝上花个百来块钱能买整套带解析的,注意看本省命题规律——像江苏就特爱考教学设计,而山东偏爱案例分析。
3、APP别乱下:粉笔教师、一起考教师这些主流APP够用了,每天蹲厕所刷15道题,三个月下来能多拿20分信不信?
时间管理玄学:三个月够不够?
假设你现在开始准备,建议把时间切成三块:
- 第一个月:早8-10点啃教基,下午2-4点研究教材,晚上7-9点做专项练习
- 第二个月:开始模考,每周2套真题,重点记录错题本(买个活页本方便分类)
- 第三个月:早晚各1小时背诵课标重点,下午模拟面试(对着镜子练板书!)
去年有个考生按这个节奏复习,笔试成绩从68分提到89分,秘诀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做知识框架图,quot;数与代数"这个模块,可以拆成数概念、运算、式与方程等分支,用思维导图串起来。
面试翻车现场:这些坑千万别踩!
说个真人真事:去年面试现场,有个姑娘把"圆的面积"导入环节设计成玩呼啦圈,结果评委直接问"这和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?",所以啊,创新要有度,关键得扣准课标要求。
试讲时要记住三个必杀技:
1、板书分区明确(左边概念右边例题)
2、提问要有层次(先问基础再追问)
3、假装有学生互动("穿蓝衣服的男生你来回答"这种细节很加分)
心态崩了怎么办?
备考期间最容易陷入的怪圈:今天觉得"我肯定能考上",明天又变成"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",这种反复太正常了!建议每周留半天完全放空,去公园喂喂鸽子或者看场电影,去年有个男生每次焦虑就临摹数学课本插图,最后面试时板书设计拿了满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考编就像升级打怪,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节奏,别被别人的进度带跑偏,有人适合题海战术,有人就得慢慢啃理论,前几天看到个数据,坚持每天学习3小时以上的人,上岸率比三天打鱼的高出47%,所以啊,把手机关进抽屉,踏踏实实熬过这几个月,说不定明年站在讲台上的就是你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