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数学题怎么列
嘿,家人们!今天咱就来唠唠小学数学题到底该怎么列,你是不是一看到孩子做数学题就头大,那些弯弯绕绕的题目,感觉像一团乱麻?别慌,听我慢慢给你捋一捋。
先问问大家哈,为啥要学列小学数学题呢?其实啊,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,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,数学是一门特别严谨的学科,列题就是把这个知识体系搭建起来的关键环节,把题目列明白了,解题思路也就清晰了,孩子学起来才更轻松,成绩自然能上去。
那具体怎么列呢?来,咱们一步步看。
一、仔细审题是关键
拿到题目,先别着急下笔,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,得先看看购物清单上有啥,心里有数才能买对东西,审题也一样,要把题目里的每一个字、每一个数字都看清楚,比如说:“小明有 5 个苹果,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3 个,问小红有几个苹果?”这里的关键信息就是小明的苹果数量和小红苹果与小明的关系,要是没看清,那可就答错了。
有时候题目里会有一些“陷阱”,像“一共”“剩下”“平均”这些词,很容易让人混淆。“班级里一共有 40 名同学,其中男生有 22 名,女生有多少人?”这里求的是女生人数,可不是男生人数哦,千万别被“一共”这个词带跑偏了。
小贴士:可以让孩子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圈出来,这样更醒目,也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题意。
二、确定已知和未知
这一步就像是在战场上排兵布阵,得清楚自己手里有哪些“武器”,目标是啥,已知条件就是题目里已经给出的信息,像上面例子里小明的苹果数量、班级总人数和男生人数,这些都是已知的,而未知的就是我们要通过已知条件去计算出来的,像小红的苹果数量、女生人数。
案例分析:“一本故事书有 80 页,小明每天看 12 页,看了 5 天,还剩多少页没看?”已知条件是故事书总页数、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,未知的就是剩下的页数。
三、选择合适的方法
这就有点像选工具干活,不同的题目得用不同的方法,常见的方法有加法、减法、乘法、除法,还有更复杂的方程啥的,但小学阶段主要还是前面几种。
加法:当题目是求几个部分合在一起的总数时,就用加法。“一年级有 20 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,二年级有 15 名同学参加,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?”这就是典型的用加法的情况。
减法:求剩余、比几多或者比几少的问题用减法,像“树上有 10 只鸟,飞走了 3 只,还剩几只?”这就是减法。
乘法:如果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,就用乘法。“每行种 5 棵树,种了 4 行,一共种了多少棵?”这就是乘法的用武之地。
除法: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。“把 20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,每个小朋友分几个?”这就是除法。
注意啦:有些题目可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用哪种方法,这时候就需要灵活变通。“小明的钱买一个文具盒差 3 元,买一支钢笔差 7 元,文具盒和钢笔哪个贵?贵多少?”这道题就不能直接用一种运算方法,得先分析出文具盒比钢笔贵 4 元(7 - 3 = 4),用的是减法。
四、列出算式并计算
确定好方法后,就可以列算式了,算式要写得规范、整齐,数字和符号都不能写错,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:“一本故事书有 80 页,小明每天看 12 页,看了 5 天,还剩多少页没看?”我们先用乘法算出小明 5 天看的页数:12×5 = 60(页),再用减法算出剩下的页数:80 - 60 = 20(页),还剩下 20 页没看。
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哦,可以让孩子用铅笔写,方便检查,如果算错了,也别着急,找出错误的地方,重新算一遍。
五、检查答案
这一步可不能省略,就像做完一道菜得尝尝味道一样,把答案代回到题目里,看看是否符合逻辑,比如上面算出还剩 20 页没看,我们可以想一下,80 页的书,看了 60 页,确实还剩 20 页,答案没问题。
小窍门: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检查,比如换个方法再算一遍,或者逆向思考,像上面的题,也可以用 80 减去剩下的 20 页,看看是不是等于小明看的 60 页。
六、举一反三
学会了一道题,要学会做一类题,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,就能骑很多种自行车一样,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孩子做一做,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,比如学会了上面的看书问题,可以找一些关于工作总量、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题目让孩子练习。
举个例子:“师傅每小时加工 15 个零件,徒弟每小时加工 10 个零件,他们一起工作了 4 小时,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?”这道题和看书的问题类似,都是求总量的,只是换了个场景,孩子如果能做对这道题,那就说明真的掌握了这类题型。
小学数学题列题并不难,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多练习,多总结,孩子一定能学好数学,家长们也别着急,耐心地引导孩子,和孩子一起成长,数学就像一个有趣的游戏,只要我们用心去玩,就一定能玩好!加油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