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帮初中孩子补数学
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,初中数学无疑是一座重要的“山峰”,很多家长都为怎么帮孩子翻过这座山而发愁,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孩子抱怨数学难,看到孩子对着数学题一脸茫然,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忙呢?别着急,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,怎么帮初中孩子补数学。
一、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
咱得先知道孩子数学不好是哪儿出了问题,是基础知识没掌握,像有理数、整式这些概念都没弄明白?还是学习方法不对,只会死记硬背公式,不会灵活运用?亦或是对数学缺乏兴趣,一看到数学题就头疼?这就好比医生看病,得先找准病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
比如说,有个孩子在做分式运算的题目时总是出错,仔细一问,原来是他对分式的约分规则理解不透彻,这就说明他基础知识有漏洞,那咱们就得从基础的分式概念和约分方法开始给他补习。
二、巩固基础知识
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,初中数学的知识点都是环环相扣的,前面的知识没学好,后面学起来就会很吃力,要帮助孩子把初一初二的基础知识重新梳理一遍。
像代数部分,那些基本的公式、定理必须得牢牢掌握,比如平方差公式(a + b)(a - b) = a² - b²,可不能只是死记硬背,得让孩子明白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,通过实际的图形面积计算去推导它,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并会运用。
几何方面呢,一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得记清楚,就拿三角形来说,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SSS、SAS、ASA、AAS 和 HL,要让孩子能熟练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,并且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准确选择合适的判定定理。
三、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
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像一把钥匙,能帮助孩子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。
1、做好预习
预习就像是一场小小的探险,让孩子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,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,比如预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,让孩子先看看课本上的定义、解法,试着自己做做简单的例题,然后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,这样上课听讲就有重点了。
2、认真听讲
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,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都是精华,告诉孩子上课要集中注意力,跟着老师的思路走,如果有没听懂的地方,先做个记号,课后及时问老师或同学,就像有一次我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,他提到课堂上老师讲一道函数图像的题,当时没太明白,后来课间问了同学,一下子就懂了,再遇到类似的题就能轻松应对了。
3、整理错题
错题是孩子学习路上的“绊脚石”,把错题整理好,分析错误原因,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,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,把做错的题目抄下来,注明错误原因,比如是计算错误、概念混淆还是解题思路不对,然后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,定期让孩子复习错题本,这样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。
4、多做练习
数学是一门需要多练的学科,所谓熟能生巧嘛,但是做题也不能盲目刷题,要有针对性地做,可以根据孩子的薄弱环节选择专项练习题,比如孩子函数部分比较薄弱,就多做一些函数的练习题,从简单到复杂,逐步提高难度,做完题目后,要认真对照答案,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差异,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。
四、激发学习兴趣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如果孩子对数学有了兴趣,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。
1、联系生活实际
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,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,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比如在购物时,可以让孩子算算折扣、找零;在装修房子时,可以让孩子计算房间的面积、所需地砖的数量等,我家孩子有一次帮我算买菜花了多少钱,还剩下多少钱,算完后特别有成就感,对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。
2、玩数学游戏
现在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游戏,像数字解谜、数学扑克牌等,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,例如玩数字解谜游戏,给孩子一个数字谜题,让他们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得出答案,既能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,又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很有趣。
3、阅读数学科普书籍
给孩子买一些有趣的数学科普书籍,像《万物皆数》《数学帮帮忙》等,这些书籍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介绍了数学知识和数学家的故事,能让孩子开阔视野,了解数学的魅力。
五、鼓励与支持
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,这时候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就非常重要,当孩子取得进步时,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,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,你这次数学作业的正确率比上次提高了不少,真棒!继续加油!”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要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,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。
帮初中孩子补数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,只要我们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,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,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,相信孩子一定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,翻过初中数学这座“小山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