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数学凑十法怎么教?家长必看的方法指南
凑十法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计算技巧,帮助孩子快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,这种方法通过分解数字、组合成“10”,简化计算步骤,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逻辑思维,以下从核心方法、应用场景和常见问题入手,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凑十法。
一、凑十法的核心逻辑
凑十法的本质是“拆小数,补大数,凑成10,再加余数”,计算9 + 6:
1、拆小数:将较小的数6拆分为1和5(因为9需要1就能凑成10);
2、凑成10:9 + 1 = 10;
3、加余数:10 + 5 = 15。
整个过程可总结为:9 + 6 = 9 + (1+5) = 10 + 5 = 15。
另一种情况:大数拆分
若题目中较大的数更接近10,也可以拆大数,例如7 + 8:
1、将8拆分为3和5(因为7需要3凑成10);
2、7 + 3 = 10;
3、10 + 5 = 15。
此时算式为:7 + 8 = (7+3) +5 = 10 +5 =15。
二、分步骤教学:如何让孩子快速掌握
1、理解10的组成
先通过实物(如积木、糖果)让孩子熟悉“几加几等于10”,
- 10 = 2 + 8
- 10 = 6 + 4
这一步是凑十法的基础。
2、动手操作强化记忆
用卡片写出数字,让孩子动手拆分,给出数字“9”,让孩子找出需要加几才能到10,并搭配对应的数字卡片练习。
3、从具体到抽象
先用实物计算,再过渡到画图(如圆圈、线段),最后直接用数字符号计算。
- 实物阶段:摆出9个苹果,再摆6个,移动1个到9的队列中凑成10;
- 符号阶段:直接写出拆分后的算式。
三、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
1、错误:拆分数字不灵活
孩子可能只固定拆分小数,计算8+5时,坚持拆5而不是拆8。
纠正方法:强调“哪个数离10更近,就优先凑哪个”,比如8比5更接近10,优先拆5。
2、错误:漏掉余数
孩子可能在凑成10后忘记加上剩余的数。
纠正方法:用彩色笔标出余数部分,9 + 6 = 10 + [5],提醒“凑十后别落下它”。
四、日常练习建议
游戏化学习:设计“凑十挑战赛”,用扑克牌随机抽两张,比赛谁算得快;
生活场景应用:购物时让孩子计算“买1个10元的文具盒和1个7元的笔记本,一共多少钱?”;
定期复习:每周用5分钟回顾拆分方法,避免遗忘。
凑十法不仅是计算工具,更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起点,家长需耐心引导,避免急于求成,个人建议:从一年级开始渗透凑十法,搭配数轴或实物演示,孩子会更快建立信心,为后续进退位加减法打下扎实基础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