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小学数学线段图是解决应用题的重要工具,能帮助孩子直观理解数量关系,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不会画线段图导致解题困难,今天分享三个关键步骤,结合课堂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正确绘制。
第一步:确定单位长度和线段数量
用直尺画出水平线,根据题目数据确定“1份”对应的长度,例如题目出现“苹果是梨的3倍”,先画代表梨的线段,标注“1份”,再画出苹果的3等份线段,注意保持每段长度一致,避免用不同长度线段表示相同单位量。
第二步:标注已知条件和未知数
在对应线段上方用文字写明代表对象,下方标注具体数值,遇到比较关系时,用大括号标出倍数关系。"桃树比杏树多20棵",在杏树线段右侧画出延长线段,用虚线标注"多20棵",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已知量和未知量。
第三步:建立等量关系式
重点标出题目中的等量关键词,如"一共""还剩""同样多",某次单元测试中,学生常错在没标出隐藏的等量关系,quot;哥哥给弟弟5元后两人钱数相等",需在原线段基础上画出转移部分,用箭头符号表示数值变化。
常见错误纠正
1、比例失调:用15cm线段表示5颗糖,却用3cm表示10颗糖
2、符号混乱:同时使用△和○标注不同量
3、信息遗漏:未标注单位或关键数据
建议先用铅笔打草稿,重点位置用彩笔强化,养成每画一段立即标注的习惯。
数学老师特别提醒:线段图不是美术作业,重点在于反映数量逻辑,四年级期末考试真题显示,正确使用线段图的学生解题正确率比不用图的高出43%,刚开始练习时,可先用生活中的例子训练,比如分配零食、计算零花钱,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掌握线段图的思维方法,现在拿出练习本,试着用线段图解这道题:文具店卖出8支钢笔后,剩余数量是卖出的3倍,原来有多少支?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