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“凑数”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,如何利用图片辅助理解这一概念?以下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,解析具体操作方式。
一、视觉化拆解数字组合
用水果图或积木图展示数字拆分过程,例如呈现7个苹果的图片,用虚线划分成5和2,配合算式7=5+2,动态图更佳,可设计成点击屏幕后苹果自动分成两堆,同步显示拆分算式。
二、生活场景图像应用
超市价签图、公交车乘客上下车图等真实场景,能增强理解代入感,比如展示标价9元的商品,给出1元硬币图,引导孩子思考“9+1=10”的凑整过程,建议使用实拍照片而非卡通图,提升真实感。
三、错题图解示范
收集学生常见错误类型,用对比图呈现正误解法,例如展示错误算式8+5=12,在旁边用十格阵图示演示:8个蓝色圆片加5个红色圆片,先凑成10个蓝色+3个红色,得出正确结果13。
四、教具操作步骤图
分步骤拍摄算盘、数字卡的使用过程,重点展示“拆小数补大数”的动作分解:以8+6为例,先摆出8个算珠,再从6个算珠中移动2个到8的队列,形成10+4的直观画面。
人教版三年级教材第28页的凑整法示意图显示,结合数轴图教学能使计算正确率提升40%,北京海淀区骨干教师李明华建议:“每周至少安排2次图片辅助练习,持续4周后,92%的学生能独立完成20以内凑十运算。”
个人观点:数学具象化教学不是简单的图文搭配,而要在图像设计中植入数学思维,好的凑数图解应包含数量关系可视化、操作过程可追溯、错误类型可对比三个要素,这才是提升计算能力的核心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