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数学考试中,不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、集合:属于必修1,但高考中分值占比较小,主要考察交并补运算等。
2、简易逻辑:多为考查“充分与必要条件”及命题真伪的判别。
3、复数:一般考察模及分式运算。
4、立体几何:有两个小题、一个大题,分值占比22分左右。
5、解析几何:一般是三个小题、一个大题,分值约为30分。
6、算法程序框图:一般是一道选择题,主要以循环结构为主。
7、函数:至少有三个小题外加一个压轴题,分值占比30分左右,文科的压轴题一般以三次函数为主,理科一般以含有ex,lnx的复杂函数为主。
8、三角函数: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,题型一般为两小题、一大题,考查点包括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、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、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等。
9、概率统计:排列、组合、二项式定理、(选修)等,题型一般是两个小题一个大题,其分值基本在22分左右。
10、向量:除了一道小题之外,在别的考题当中也有可能结合出题。
11、不等式:多以选择题为主,在解答题中也会有所涉及。
12、数列:是数学当中比较重要的内容,除了一个小题,有时候还会有一个大题甚至综合题。
新高考过渡时期,对于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的省市,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《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》中提到以下内容不作要求:
1、必修课程中的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、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、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、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。
2、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、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、点到平面、相互平行的直线、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、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。
在高中数学考试中通常不考或不作重点要求,但考生仍需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,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数学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