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题 | 一元一次方程 | |
教学目标 | 知识与技能: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、标准形式及解法,能熟练运用等式性质求解方程; 过程与方法:通过观察、分析、讨论等活动,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;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。 | |
教学重难点 | 重点: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,特别是移项法则的应用; 难点:理解等式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,以及如何正确进行移项操作。 | |
教学方法 | 讲授法、讨论法、练习法相结合 | |
教学过程 | 1.导入新课: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,如购物找零、行程问题等,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,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。 2.新授课程: (1)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标准形式,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。 (2)详细讲解等式性质,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,强调等式性质的应用条件。 (3)重点讲解移项法则,包括移项要变号的原因和具体操作方法,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掌握。 (4)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,并针对易错点进行强调。 3.课堂小结: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,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、解法、等式性质和移项法则等,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。 4.作业布置: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,包括基础练习题和拓展提高题,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。 | |
教学板书 | 一元一次方程 1. 定义:含有一个未知数,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。 2. 标准形式:ax+b=0(a≠0)。 3. 解法步骤:去分母→去括号→移项→合并同类项→系数化为1。 4. 注意事项:移项要变号。 |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