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节 | 具体步骤 | 注意事项 |
导入新课 | 1.复习旧识:通过提问、做游戏、猜谜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。 2.设置情境: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,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,如故事、动画、实物展示等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。 3.提出问题:从情境中引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问题,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,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。 | 1. 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。 2. 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,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。 3. 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,难度适中,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。 |
新课讲解 | 1.自主探究:让学生先独立思考,尝试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 2.小组合作: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,互相学习和启发。 3.教师引导: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,教师要巡视各小组,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,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知识点。 4.总结归纳: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,强调重点和难点,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。 | 1.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,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知识。 2. 讲解要清晰、简洁、生动,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图形进行说明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。 3.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,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。 |
巩固练习 | 1.设计练习题:根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,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,让学生进行练习,巩固所学知识。 2.多样化练习方式:采用多种练习方式,如口头练习、书面练习、小组竞赛、游戏等,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。 3.个别辅导: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教师要及时给予个别辅导,帮助他们克服困难,跟上教学进度。 | 1. 练习题的数量不宜过多,要精选精练,突出重点。 2. 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,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错误。 3.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,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。 |
课堂小结 | 1.回顾知识点: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,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。 2.强调重点和难点: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,加深学生的记忆。 3.拓展延伸:适当拓展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知识或实际应用,拓宽学生的视野。 | 1. 语言简洁明了,突出重点。 2. 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结,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。 3. 可以结合板书进行小结,使知识点更加直观。 |
布置作业 | 1.书面作业: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,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。 2.实践作业: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践作业,如测量、统计、调查等,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。 3.拓展作业: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,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,如阅读数学课外书籍、解决数学难题等,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。 | 1. 作业量要适中,避免学生负担过重。 2.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,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。 3. 明确作业的要求和完成时间,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作业。 |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