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方法 | 具体说明 | 适用场景 | 注意事项 |
讲授法 |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、叙述事实、解释概念、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,例如在讲解“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”时,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、对角相等、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特征。 | 适用于新知识的传授,如概念、定理、公式等的讲解。 | 讲解要简明、生动,语速适中,注意与学生的互动,及时提问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。 |
谈话法 | 师生通过交谈进行教学,教师提出问题,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,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、检查已学的知识,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,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问题,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。 | 复习旧知识、引入新课题、探究问题等场景。 |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,难度适中,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,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。 |
讨论法 | 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,共同研讨,相互启发,例如在探讨“三角形内角和定理”的证明方法时,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证明思路。 |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,适用于较复杂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的探讨。 | 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主题和要求,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各小组的讨论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讨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和归纳。 |
直观演示法 | 教师展示实物、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,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,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旋转时,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的旋转过程。 |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图形,适用于几何图形、物理现象等内容的教学。 | 演示要清晰、准确,突出重点,与讲解相结合,让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。 |
练习法 |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,巩固知识,形成技能技巧,例如在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后,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熟练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。 | 巩固新知识、提高解题能力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,适用于各种知识点的练习和巩固。 | 练习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,由易到难,逐步提高难度;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。 |
读书指导法 |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,以获得知识、巩固知识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,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,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的例题和习题,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。 |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,适用于教材内容的预习、复习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。 |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,如精读、略读、批注等;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,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|
参观教学法 | 组织学生到实地观察、调查、研究和学习,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,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,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商品销售情况的调查。 |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,拓宽学生的视野,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,适用于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教学。 | 参观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,参观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、积极思考,参观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。 |
现场教学法 | 以现场为中心,以现场实物为对象,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,比如在讲解土地面积的测量时,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测量一块不规则土地的面积。 |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适用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学。 | 选择典型的现场教学地点,确保学生的安全;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;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。 |
德尔菲法(专家调查法) | 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,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,进行整理、归纳、统计,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,再次征求意见,再集中,再反馈,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。 | 一般不直接用于初中数学常规教学,但在一些研究性学习或项目式学习中,可用于收集专家意见或进行方案评估等。 | 要选择权威的专家,问题的设计要明确、具体;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科学、客观的分析和整理。 |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