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数学这东西啊,好多人一听到就头大,尤其是刚进高中的小白们,看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,还有老师嘴里蹦出来的"导数""向量"这些词,是不是感觉像在听外星语?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高中数学到底该怎么啃下来,注意啊,我说的"啃"可不是让你真的去咬课本(笑),咱们得用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!
第一个灵魂拷问来了:高中数学为啥这么难?
其实啊,这和初中数学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,初中可能背背公式就能应付考试,但高中更看重逻辑思维能力,举个例子你就懂了——初中的几何题像拼图,照着图纸拼就行;高中的几何题却像侦探破案,得自己找线索推理,这时候要是还抱着死记硬背的老方法,就像用筷子吃牛排,不是不行,但绝对费劲!
那咱们到底该咋整?这里有五个亲测有效的绝招:
1、把知识点当故事听:函数这玩意儿听起来抽象吧?其实它就像自动售货机,你投进去硬币(输入x),它就吐饮料(输出y),比如二次函数y=x²+2x+3,不就是把x加工成新数字的过程吗?
2、用思维导图串知识点:拿出A3大白纸,把"三角函数"画在中间,然后像树枝分叉一样延伸出正弦定理、余弦定理、图像性质...每周更新一次,知识网就越织越密了。
3、错题本要当日记写:别光抄题目和答案!一定要在旁边用红笔写当时为什么错,比如上次月考那道立体几何,我就在错题本上画了个哭脸:"空间想象力不足,应该用橡皮擦当模型摆着看"
4、组团刷题更带劲:约上三五个同学,每周搞个"数学茶话会",上周我们讨论导数应用,小王用物理加速度解释,瞬间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!
5、给学渣当老师:别笑!教别人是最快的学习方法,上次给同桌讲数列,为了说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,我硬是编了个"收租子"的段子:第一间房收1块,第二间2块...最后整条街收了多少钱?
第二个扎心问题:公式记不住咋办?
这里有个绝活——公式变形大法,就拿三角函数来说吧,和角公式sin(A+B)=sinAcosB+cosAsinB,记不住?想象成两兄妹见面要打招呼:sin家的A先和cos家的B握手,再换cos家的A和sin家的B握手,多念几遍这个场景,比死记硬背强多了!
记得去年暑假,隔壁班学霸在奶茶店用吸管给我演示向量相加,两根吸管一拼就是个平行四边形,当时我就惊了:原来数学真的可以这么玩!
第三个致命问题:考试总来不及做题怎么办?
这里要祭出优先级策略了,把试卷分成三个梯队:
- 第一梯队:选择前8题+填空前3题(稳拿分)
- 第二梯队:中等大题前3问(重点突破)
- 第三梯队:压轴题(量力而行)
上次月考我就是这么干的,先把能拿的分都攥手里,最后居然比平时多考了20分!对了,平时练习要掐表,就像打游戏限时通关,练出手感最重要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:"我就是对数学没兴趣怎么办?"
好问题!其实兴趣这玩意儿可以培养,试试这些骚操作:
- 用数学知识算奶茶店的第二杯半价到底划不划算
- 用概率知识分析刮刮乐中奖几率
- 用函数图像预测暗恋对象的回消息速度(虽然可能不太准哈哈)
上次用等比数列算清了某宝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,发现自己差点被套路,瞬间觉得数学真香!
最后掏心窝子说几句:数学学习就像健身,不可能三天就出腹肌,关键是持续投入+正确方法,别被那些"秒杀大招"迷惑,踏踏实实搞懂每个概念才是王道,对了,推荐试试"费曼学习法"——假装要教小学生,把知识点用最白的话讲明白,这招我用了三个月,月考排名从40蹿到前10!
记住啊,每个数学大佬都是从懵逼小白过来的,你现在觉得难到爆的圆锥曲线,等真正搞明白之后回头看,会发现不过是纸老虎,保持好奇,允许自己犯错,数学这个游戏,你早晚能打通关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