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喂,数学题做到一半就卡壳了是不是?明明题目都看得懂,但每次考试总有一半题目来不及写?别慌别慌,这问题我初中那会儿也天天犯愁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怎么把数学题的解题速度给提上去,关键是不用把自己逼成做题机器!
第一个灵魂拷问:为啥别人做题跟开了倍速似的,你还在第一题打转?
说句大实话,八成是因为你老在同一个地方卡壳,比如有的同学看到几何题就手抖,有的遇到分式方程就犯困。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疯狂刷题,而是先找到自己的“死穴”,举个真实例子,我表弟去年初二,每次作业写到半夜都是因为相似三角形证不出来,后来他把所有相似三角形的题目单独整理出来,发现90%的卡壳都是因为找不到对应边——说白了就是没把题目里的图形拆解清楚,对症下药后,现在他做这类题直接快了三倍!
第二个关键点:你以为的“仔细审题”,可能根本是假动作!
很多老师总说“认真读题”,但到底怎么读才算到位?这里有个绝招:用笔尖指着题目逐字划重点,比如看到“二次函数图像经过A(1,3)和B(2,5)”,马上在草稿纸上画坐标轴标点;碰到“利润率比去年下降5%”,立刻把“去年”圈出来提醒自己别搞错基准量,上个月辅导过的小王同学,用这方法直接把选择题错误率从40%降到了15%,你品,你细品。
第三个狠招:别让计算拖后腿!
有个扎心数据:70%的初中生速度慢其实是因为基础运算不熟练,比如12×15还要掰手指,解个方程要写五行步骤,这时候就得祭出“肌肉记忆训练法”了:每天花10分钟专门练口算,先从20以内加减乘除开始,慢慢加到带分数运算,我初三那会儿坚持了三个月,后来遇到方程组直接能心算出系数,比同学快出整整一节晚自习的时间!
第四个反常识秘诀:慢才是真的快!
见过太多同学为了赶速度,审题三秒就下笔,结果做到一半发现看错条件。建议用“三遍读题法”:第一遍通读了解题型,第二遍标注关键数据,第三遍确认隐藏条件,上周有个学生做利润问题,题目里明明写着“销售量每增加10件,单价降2元”,他第一次看漏了“每”字,差点把整个函数关系式搞反,所以说啊,前期花30秒仔细读题,能省下后面5分钟的改错时间。
第五个绝杀技:建立自己的“解题兵器库”
把各类题型的解题套路整理成思维导图:比如看到“追及问题”就画行程线段图,遇到“最大利润”马上列二次函数顶点式。重点是要给每种武器贴标签,几何必杀技:旋转法补形法”、“代数杀手锏:换元法整体法”,去年带过的中考冲刺班,有个妹子把十二种常考题型做成手账本,最后数学直接冲到了年级前十!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:速度这事儿真急不来,就像打游戏升级要攒经验值,数学提速也得靠日积月累,记得我初二有次月考,三道大题没来得及写,气得把圆规都掰弯了,后来坚持每天做限时训练,两个月后再考试,居然提前十分钟做完了卷子,所以啊,别光盯着别人的秒杀技巧,先把最基础的步骤踏踏实实走稳了,速度自然就上来了,对了,下次做题卡住的时候,试试哼两句周杰伦的歌放松下——亲测有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