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部分)
哎,最近好多同学问我:“高中数学到底能不能自学啊?感觉老师上课讲太快,自己回家看课本又像天书一样……” 我懂我懂,尤其是刚入门的小白,看到函数、立体几何、导数这些词,头都要炸了对吧?不过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有哪些神器能帮你把高中数学自学这条路走通,放心,不整那些虚的,全是实操干货,咱们直接上重点!
第一个问题:自学数学,到底难不难?
说难也不难,说简单吧…… 还真得看方法,举个例子,我高中同桌老张(化名),高一数学常年60分徘徊,后来用对工具+坚持刷题,高考愣是冲到了130+。关键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,那具体该咋整呢?往下看!
1.网课平台:把名师“搬”回家
别以为只有花钱才能听好课!现在B站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这种免费资源一抓一大把,比如B站搜“一数”,这位up主的视频播放量都过亿了,为啥火?知识点拆得稀碎,例题讲得贼透,连“为什么用这个公式”都给你掰扯明白。
推荐组合拳:
- 先看基础概念讲解(1.5倍速不香吗?)
- 暂停视频自己推导一遍
- 找对应习题练手(后面会说到咋找题)
(停顿一下)对了,如果预算够,可以考虑“腾讯课堂”或“学而思网校”的专题课,尤其是解析几何这种容易卡壳的板块,系统学一遍能少走弯路。
2.刷题APP:随身携带的题库
光听不练,等于白给!但问题来了:去哪儿找题?怎么知道自己做没做对?
亲测好用的APP清单:
洋葱学院:动画讲解+分层题库,适合基础弱的小白
猿题库:真题库全到离谱,还能自动生成错题本
小猿搜题(慎用!):偶尔卡壳时搜思路,但千万别依赖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学妹用洋葱学院每天刷20分钟,三个月后立体几何的正确率从30%飙到80%。秘诀就一条:坚持每天定量,别贪多!
3.教材+教辅:别小看“老古董”
很多人觉得课本无聊,但你知道吗?高考题70%的基础分都来自课本例题变形!比如人教A版的函数章节,课后拓展题藏着好多二级结论。
教辅红黑榜(个人观点预警!):
- ✅《教材帮》:知识点旁边直接配高考真题,省得自己瞎找
- ✅《高考必刷题》:分专题突破,答案详细到感人
- ❌《五三》:题量太大,新手容易心态崩,建议后期再用
(敲黑板)重点来了:先啃透课本再刷教辅,顺序千万别反!
4.学习社群:一个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远
自学最怕啥?遇到难题没人问,憋着憋着就放弃了,这时候加个学习群,效果立竿见影,比如QQ搜“高中数学互助”,几百人的群随时提问。但注意别水群! 定个规矩:每天集中半小时处理问题,其他时间屏蔽消息。
还有个神器——GitHub上的开源笔记,搜“高中数学整理”能找到学霸们的思维导图,比你自己吭哧吭哧整理强多了。
5.思维工具:让抽象概念“落地”
函数图像看不懂?几何空间想不出?科技改变学习啊朋友们!
Geogebra:动态作图神器,输入方程自动生成图像,还能拖动参数观察变化
Desmos:在线函数绘图,适合检验自己画的图对不对
Anki卡片:记公式神器,利用遗忘曲线复习,亲测背三角函数公式一周拿下
(突然想到)对了,之前有同学问:“立体几何想象不出来怎么办?” 简单!用Geogebra建个3D模型,旋转放大看细节,比老师拿粉笔画半天直观多了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
工具再神,也抵不过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,自学最关键的,其实是把“我要学”变成“我每天学一点”,比如设定每天30分钟雷打不动的数学时间,哪怕只搞懂一个知识点,半年积累下来都能脱胎换骨。
(突然停顿)哦对了,差点忘了说——别盲目追求速度!有些同学一个月刷完一本教辅,结果发现连集合的概念都没吃透,慢就是快,基础打牢了,后面全是加速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