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数学这东西,是不是总让人又爱又恨?尤其是刚进初中或者高中的小白,一看到代数几何就开始头疼,公式定理像外星语似的,别慌,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怎么才能让数学从“天书”变“朋友”。
数学为啥这么难?是不是智商不够?
先说个大实话:数学难,真不是因为你笨!你想想,数学课本里那些概念,动不动就堆成山,老师讲得飞快,作业一写就是两小时,换谁都得懵,其实啊,问题可能出在这儿——你还没找到它的“开关”。
举个例子,我初中同桌,一开始数学只能考60分,后来他发现,自己连分数的加减法都没搞透,就开始死磕基础题,两个月后直接冲到85分,这说明啥?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!
第一步:别急着刷题,先“摸清底细”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——题海战术走起!结果呢?越刷越乱,最后连错哪儿都不知道,这时候你得冷静下来,问自己:“我到底卡在哪儿了?”
函数学不明白,可能连坐标系的概念都没吃透;几何证明总错,说不定是定理之间的逻辑没理清楚,这时候你需要:
1、把课本当“字典”用:先通读一遍概念,用荧光笔标出关键词;
2、画思维导图:把一章的内容用树枝图连起来,一次函数”下面分定义、图像、性质;
3、找“漏洞清单”:专门记下自己搞不懂的点,一个个击破。
(对了,别嫌麻烦,慢就是快!)
第二步:工具用对了,效率翻倍
现在人手一个手机,用好学习类App绝对能开挂!但问题来了——App那么多,怎么选?
个人亲测推荐:
“洋葱学院”:知识点拆解得特别细,动画讲解比老师板书还直观;
“GeoGebra”:画函数图像、做几何图神器,动动手就能看到图形变化;
“作业帮”:别光抄答案!它的“同类题推荐”功能,能帮你举一反三。
不过啊,App是辅助,不是救命稻草!千万别一边刷视频一边回微信,那还不如去刷剧呢(笑)。
第三步:错题本是你的“私人教练”
说到错题本,有人觉得“浪费时间”,但你知道吗?学霸的错题本比课本还厚!
具体怎么用?记住这三点:
1、分类整理:按知识点分(比如代数、几何),别按日期;
2、红笔标重点:写清楚错因,计算粗心”还是“公式记混”;
3、定期复盘:周末专门抽半小时,把错题重做一遍。
我高中那会儿,靠这方法把立体几何的正确率从50%拉到90%,真的,错题不是耻辱,是宝藏!
第四步:别孤军奋战,学会“抱大腿”
很多人觉得问问题丢脸,结果问题越攒越多,其实啊,老师、同学、网课UP主都是资源!
举个真实案例:B站有个UP主叫“一数”,他的二次函数专题播放量破百万,为啥火?就是因为讲得透!所以啊,遇到难题别硬扛:
- 课堂上直接举手问;
- 加个学习群,和同学互相讲题;
- 蹲网课评论区,经常能挖到“神回复”。
(偷偷说,有时候同学讲的比老师还容易懂,你懂的~)
第五步:心态崩了怎么办?
数学学到崩溃太正常了!这时候千万别想着“我一晚上必须搞定”。把大目标拆碎,
- 今天只搞懂“配方法”;
- 这周攻下三角函数公式;
- 月考前进10分就行。
再分享个绝招:给自己设“小奖励”,比如做完一套卷子奖励一杯奶茶,坚持一周买个新文具,亲测有效,大脑会主动配合!
最后说点真心话
学数学啊,真不是比谁智商高,而是比谁更会“和自己合作”,有人天生反应快,但更多人靠的是耐心和方法,别信什么“三天逆袭”的鬼话,扎实走好每一步,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。
对了,如果某个方法试了两周还没效果,赶紧换!就像穿鞋一样,合脚的才能走远路,数学嘛,说到底就是个工具,你用对了,它就能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