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初中数学这玩意儿吧,总有人觉得像天书似的,特别是考试的时候,明明平时练习都做对了,一上考场就抓瞎,是不是特别憋屈?别慌!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怎么让数学试卷上那个分数栏变得"胖乎乎"的。
首先咱们得搞明白,为啥有人考140+轻轻松松,有人及格都费劲? 我教了五年初中数学,发现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看似"粗心"丢分的娃,其实压根就不是真粗心,上个月有个初二女生来找我,说每次考试都错计算题,自己都觉得是太急了,结果我让她现场做十道计算,好家伙,错了六道——这哪是着急的问题,根本就是运算规则没吃透!
第一招:把地基夯到冒火星子
数学就像盖房子,基础不牢直接塌方,你知道中考数学卷子里,有多少分是纯基础题吗?整整70%! 这70分你要是能全吃下来,再稍微突破点中档题,冲个90分轻轻松松,可问题是,好多娃总觉得自己"会了",结果考试就翻车。
举个例子:平方差公式 (a+b)(a-b)=a²-b²,背得滚瓜烂熟对吧?但题目换成(2x+3y)(2x-3y),立马有人写成4x²-9x²,为啥?没真正理解"字母代表的是整体"这个概念,这时候就得拿出草稿纸,把每一步变形都写清楚,别老想着心算。
第二招:错题本要这么玩才带劲
说到错题本,十个学生九个在瞎搞,要么抄题抄答案跟书法比赛似的,要么直接堆在抽屉里吃灰,我班上有个男生特别有意思,他错题本上全是表情包:"这道题气得我晚饭少吃一碗!""出题老师你出来咱们聊聊人生!"结果人家期末考了年级前二十。
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:
1、用三种颜色笔区分题目、错误过程、正确解法
2、在每道错题旁边画个"病症诊断书"(没看到隐藏条件/公式记混了)
3、每周挑个时间把错题当新题重做,做对了就贴个笑脸贴纸
第三招:考试时间要玩出花样
很多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就是时间分配,上次模拟考,有个学生最后三道大题全空着,问他咋回事,他说选择题第8题卡了半小时——这不纯纯大冤种嘛!
试试这个时间切割法:
- 前30分钟:速通选择填空(遇到3分钟没思路的立马跳)
- 中间40分钟:主攻中档解答题(每道题控制在8分钟内)
- 最后20分钟:死磕压轴题+检查(重点检查计算步骤)
- 剩下10分钟:专门盯着答题卡有没有填错位置
对了,记得带两块橡皮!别笑,去年中考真有学生擦错题把答题卡擦破了的...
第四招:审题要像侦探破案
你们有没有发现,数学题里到处都是陷阱?quot;二次函数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",和"经过第二象限"完全是两码事,我有个绝活叫"三读审题法":
1、第一遍快速扫描,判断题型
2、第二遍逐字指读,用笔圈关键词
3、第三遍倒着读题,检查有没有漏条件
上次遇到道题说"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cm",结果好多学生直接设腰长为x,列式2x+x=20,哎嘛,人家题目可没说这是等边三角形啊!
第五招:心态要稳如老狗
考试紧张这事儿太正常了,我监考时候见过抖腿抖出残影的,也见过写名字手抖成帕金森的,教你们个绝招:考前准备个"定心锦囊",里面装三样东西:
1、写着自己最擅长的题型的小纸条(二次函数求最值我超牛!)
2、记录三次成功考试经历(月考解出压轴题那次)
3、薄荷糖(紧张时含一颗,提神醒脑)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吧,数学这玩意儿吧,真不是靠天赋的,我带过最牛的学生,初一时候还考过不及格,后来硬是靠死磕错题本逆袭到年级前三,关键就四个字:对症下药,哪里薄弱攻哪里,别老盯着分数唉声叹气,对了,下次考试前记得把尺子、圆规这些工具检查三遍,去年有个娃带了个变形的圆规,画圆画成鸡蛋,直接白给5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