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用问题抓住注意力)
哎,你说现在家长给孩子找数学补课班,第一眼看到的是啥?肯定是宣传文案对吧?但要是文案写得干巴巴的,别说家长了,连路过的小狗都不想多看一眼,那到底小学数学补课的文案该怎么写,才能让家长觉得“这老师靠谱”“这班能救我家娃”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新手小白也能秒懂!
第一步:先搞明白家长到底在焦虑啥?
你发现没?大部分家长给孩子补数学,核心就俩字:“怕”和“急”,怕孩子跟不上,怕考试垫底,急成绩上不去,急方法不对路,所以文案开头别整虚的,直接戳痛点!
- 孩子一做应用题就卡壳,是不是只会背公式不会用?
- 单元测试总在70分徘徊,下学期更难了怎么办?
- 学校老师讲得太快,孩子越听越懵,家长干着急?
敲黑板! 别用“专业术语”装高大上,培养数感”“提升逻辑思维”——家长要的是结果,不是概念!换成“30天搞定加减乘除应用题”“期末考试提分15分以上”,直接给承诺。
第二步:用具体案例代替空洞口号
你说“我们老师经验丰富”,家长心想:谁家广告不这么说?但如果你写:
> “上个月带过的李同学,四年级下册应用题10题错8题,补了6次课,现在月考全班第三,他妈妈说:‘早知道早点来,就不用天天在家鸡飞狗跳了。’”
为什么这招管用? 家长对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故事天然敏感,尤其是细节(年级、错题数、补课次数)越具体越真实,再配上对比图(错题本VS满分试卷),说服力直接拉满!
第三步:把课程设计拆成“看得见的步骤”
很多文案爱写“系统教学”“科学规划”,但家长根本不知道你教啥!不如把内容拆解成:
1、第一周:专攻计算丢分——竖式、验算技巧、避免粗心扣分;
2、第二周:应用题破题3步法——划重点、找关系式、检查单位;
3、第三周:考前冲刺秘籍——高频易错题汇总、考场时间分配。
关键点: 让家长感觉“每节课都有明确目标”,而不是“补了半年也不知道在学啥”,对了,加上点“限时福利”,比如前10名报名送错题本,逼家长马上行动!
第四步:用“反差对比”制造紧迫感
举个真实数据:教育部2022年调研显示,三年级是数学成绩分水岭,超过60%学生四年级开始明显下滑,这时候文案可以写:
“三年级还觉得90分挺高?四年级应用题难度翻倍,五年级不提前学分数,六年级小升初直接傻眼!现在不补,等孩子自己开窍?”
注意! 别光吓唬人,要给解决方案。“报名就送《小学数学知识漏洞检测表》,3分钟找到孩子薄弱点!”
第五步:让家长觉得“不贵还超值”
价格战是最low的,但你可以换个说法:
- “一顿火锅钱,换孩子一学期自信”
- “每天不到5块钱,专业老师1对1答疑到考前”
或者对比数据:“线下班一节课200元,线上精品课单节49元,题库、答疑全包!”
小心机: 加个“家长评价截图”,“试听了两节,孩子说比学校老师讲得清楚多了,立马报了半年!”——第三方背书比自夸强100倍。
个人观点:别把补课文案写成产品说明书!
最后说点实在的——很多机构把文案当“课程大纲”写,罗列知识点、课时、师资,家长看完只觉得“哦,又一个补课班”,但真正的好文案,得让家长觉得“这老师懂我孩子的难处,而且真有办法解决”。
举个反面例子:
❌ “课程涵盖小学数学四大模块,配备十年经验名师……”
✅ “您家孩子是不是总在‘单位换算’‘几何周长’上扣分?我们针对85%学生的薄弱环节,设计了20套专项训练题,补漏效率提升3倍!”
你看, specificity(具体) + empathy(共情) = 家长忍不住想咨询。
好了,写到这儿,估计有人想问:“那文案结构到底怎么安排?”简单粗暴送你个模板:
戳痛点(问句开头)→ 给案例(数据/故事)→ 拆解法(步骤清晰)→ 造紧迫(限时福利)→ 破价格心防(对比+赠品),按这个套路来,至少比同行那些“走过路过别错过”的文案强十倍!
对了,最后提醒一句:写完文案自己先读三遍,去掉所有“高大上”的废话,换成“人话”,毕竟家长刷手机的时候,可没耐心琢磨你那些“教育理念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