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发现没?身边总有人说:“我想当高中数学老师,但不知道读啥专业才能教啊!”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,但真要去研究,发现水还挺深的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到底哪些专业能让你站上高中数学讲台?别急,慢慢往下看,保证给你整明白!
第一个灵魂拷问: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不是唯一选择?
先说个大实话,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,这专业名字听起来就“根正苗红”,课程设置里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概率统计全都有,确实是为培养数学老师量身定做的,但问题来了——难道只有这个专业才能教数学吗?
当然不是!比如我认识一位教了10年高中的王老师,他本科读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,后来考了教师资格证,照样在重点中学带竞赛班,所以啊,专业对口是优势,但不是唯一通行证,不过话说回来,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考编、应聘时确实更吃香,毕竟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高度匹配。
第二个关键点:非数学专业的人有机会吗?
好,假设你现在读的是物理、统计甚至计算机专业,还能不能弯道超车?答案是肯定的!但得满足两个硬条件:
1、必须考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(笔试考数学学科知识,面试试讲也得过关);
2、招聘单位不限制本科专业(有些学校会写“数学类相关专业”,这时候就有操作空间了)。
举个真实案例:深圳某区教育局去年招聘中,有3位老师本科是应用物理学,但因为研究生转了数学教育方向,加上教学能力突出,成功上岸,所以啊,跨专业不是死路,但得提前规划,比如读个相关硕士或者积累教学经验。
第三个隐藏关卡: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有啥区别?
很多人纠结选师范还是非师范专业。
师范类专业:课程里直接包含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学技能训练,实习也可能去中小学,适合目标明确就想当老师的人;
非师范类专业更深更广(比如纯数学、金融数学),但想当老师得自己补教育类知识。
不过现在有个趋势——很多名校招聘时,反而喜欢要非师范的985硕士,特别是竞赛辅导强的学校,为啥?因为这些老师解题能力更强,带学生打比赛更有优势,所以啊,选师范还是非师范,得看你的长期目标,要是想进顶尖高中,可能还得在数学深度上卷一卷。
第四个冷知识:这些“擦边球”专业也能试试!
没想到吧?有些看起来和数学不搭边的专业,其实暗藏机会:
统计学:概率统计模块和高中数学高度重合,大数据分析还能教选修课;
金融工程:微积分、线性代数全是必修,适合想教数学+拓展经济知识的;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:算法逻辑和数学思维相通,很多编程老师同时带数学课。
不过要注意!这些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额外补充几何、数论等知识,毕竟高中课本覆盖面广,不是每个专业都教这些。
最后扔个干货:怎么判断自己专业行不行?
教你个绝招——直接查!
1、打开你心仪地区的教育局招聘公告,看岗位要求里写的是“数学类”还是“教育学类”;
2、对照教育部发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,找找自己的专业属于哪一类;
3、如果还是不确定,打招聘单位电话问!(别害羞,工作人员见多了这种咨询)
信息与计算科学”专业,在目录里属于数学类,但“金融数学”可能被划到经济学类,这时候就得看用人单位怎么认定了。
个人观点时间
干了这么多年教育行业,我发现啊,专业背景重要,但教学热情和方法才是王道,见过数学系毕业的老师把课讲得学生睡倒一片,也见过学物理的老师把函数图像讲出科幻大片的感觉,所以啊,如果你真喜欢数学教学,别被专业名字吓住,该考证考证,该练课练课,毕竟站在讲台上,学生可不会问你大学专业全称是啥,他们只在乎——这老师能不能让我听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