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部分)
哎,你说数学这东西是不是天生就分人?有些人随便听听课就能考满分,有些人天天刷题还是不及格,别慌,这问题我初中那会儿也纠结过,后来发现啊,数学逆袭这事儿,跟天赋有关系吗?有,但真没你想象中那么大,关键还是方法对不对路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怎么用普通人的脑子,把初中数学从拖后腿变成拉分项。
第一步:先搞清楚“逆袭”到底要干嘛
很多人一提到数学逆袭,立马想到刷题刷到凌晨三点,或者买十本练习册从头啃到尾,停!这思路就错了,初中数学知识点总共就那么些,考试70%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,剩下的难题其实也是基础变形,所以逆袭的核心根本不是“拼命”,而是“精准”。
举个真实例子:我同桌初二数学长期60分徘徊,后来用三个月时间只做两件事——死磕课本例题和整理错题本,期末直接蹦到85分,你问他智商突变了?并没有,就是突然开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了。
第二步:课本才是你亲爹(认真脸)
别笑,真不是开玩笑,现在去翻翻你的数学课本,是不是连例题都没看完就开始刷课外题了?跟你说个数据:85%的学生压根没仔细看过课本上的推导过程,结果遇到稍微变形的题就懵。
比如说“完全平方公式”,课本上明明用面积模型给你画得明明白白,但很多人直接跳过推导,光背个(a+b)²=a²+2ab+b²,结果考试遇到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的题直接歇菜,所以啊,每天抽20分钟,把当天学的公式定理自己推导一遍,比刷十道题都有用。
**第三步:错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
说到错题本,你可能觉得老生常谈,但你知道90%的人错题本都是无效的吗?随便抄个题目写个答案,过两周再看还是不会,这不浪费时间嘛。
有效错题本要分三栏:
1、左边抄题目(别偷懒,动手写一遍)
2、中间写错误原因(计算错?概念混?步骤跳太快?)
3、右边用红笔标注关键突破口(看到等腰三角形先想三线合一”)
重点来了:每周挑半天专门重做错题,做对了打√,连续三次√就可以把这题“毕业”了,这个方法让我初三时的错题本从厚厚一本缩到只剩十几页,效果谁用谁知道。
第四步:刷题要像吃牛排——讲究部位
天天刷题成绩没起色?八成是没挑对题,就像健身要练目标肌群,刷题也得找准薄弱环节。
三大黄金题库优先级:
1、课后练习题(基础中的基础,必须全对)
2、近三年学校月考题(出题老师套路全在这里)
3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(直接感受考点分布)
特别提醒:别碰偏题怪题!什么“奥林匹克竞赛题”“超级思维训练”,那是给冲满分的人准备的,你目标是逆袭,先把该拿的分拿稳了再说。
**第五步:考试技巧比你想的重要
见过平时作业全对,一考试就崩盘的人吗?这就是典型的“战场适应能力”不足,教你几招救命技巧:
选择题前8题不允许检查(逼自己一遍过,给后面大题省时间)
遇到3分钟没思路的题直接跳过(画个星标,全部做完再回头)
几何题先标已知条件(把角度、边长、垂直平行符号全描出来,灵感自然来)
上次月考有个学生按这个方法,虽然有两道大题没做完,但前面基础分全拿,反而比上次多考了15分。
**第六步:心态要稳得像老狗
说句扎心的:数学逆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智商,而是自我怀疑,每次考砸就觉得自己是“数学渣”,这标签贴上可就难撕了。
这里分享个“5分钟法则”:遇到难题时,给自己5分钟全身心投入思考,5分钟后如果还没头绪,就果断放弃,既避免了死磕浪费时间,又不会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,慢慢你会发现,很多题其实在第4分钟就突然开窍了。
**最后说点真心话
很多人问我:“现在初三了还来得及吗?”跟你说个真事:去年有个学生4月份数学才72分(满分120),最后中考考了102分,怎么做到的?就是按上面说的,抓住基础+死磕错题+合理规划时间。
数学这事儿吧,就像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摇摇晃晃总觉得要摔,等某天突然找到平衡感了,就会发现原来这么简单,所以啊,别被眼前的分数吓住,按正确的方法坚持三个月,你绝对会来感谢我的。(要是只收藏不行动,那就当我没说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