嗯,今天咱们来聊聊小学数学试卷批语到底该怎么写,这话题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对吧?不就是老师改完卷子写几句话嘛?但说实话,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去了!尤其是对刚入行的老师或者家长来说,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,比如说,你辛辛苦苦批改完试卷,结果孩子拿到手只看分数,压根不关心你写了啥——这不就白忙活了吗?
问题一:批语到底有啥用啊?写个分数不就行了吗?
哎,这个想法我刚开始也有过,但后来发现啊,分数就是个冷冰冰的数字,但批语是有温度的交流,你想想,孩子花了四十分钟做完的试卷,如果只看到个"85分",他可能连错题都懒得看,但要是旁边写着"应用题第三题的解题思路特别棒!要是计算再仔细点就更好了",你说孩子会不会多看一眼?
举个真实例子:我们班有个娃儿总在计算题上出错,我连续三次在他错题旁边画了个放大镜符号,写上"计算大侦探又发现漏洞啦",结果第四次考试,他居然自己先在草稿纸上列了检查清单!
问题二:那具体要怎么写才有效呢?
来来来,重点来了!记住这三大黄金法则:
1、具体指出问题:别光写"粗心",要说"乘法口诀第六句背混了"或者"单位换算忘记写'米'了"
2、放大闪光点:哪怕只做对一道难题,也要写"这个逆向思维太机智了!"
3、给行动指南:quot;明天来办公室领三道同类题练手"或者"试着把验算步骤写在题目旁边"
比如说看到这样的错题:
【题目】一桶油重5千克,用去3/5,还剩多少千克?
【错误答案】5-3=2(千克)
这时候批语要是写:"数量关系理解有偏差,试着画线段图来分析'用去3/5'的意思怎么样?"是不是比"应用题错误"强多了?
问题三:不同分数段的孩子批语有啥讲究?
这个可太关键了!给大家划重点:
85分以上:重点提示深化方向,quot;要不要试试挑战附加题?"
70-85分:强调具体进步点,"比上次多对了3道选择题,继续保持!"
70分以下:必须找到可表扬的细节,"虽然错了,但字迹特别工整,看着就舒服"
千万别给所有学生都写"继续努力"!我们班有个考98分的孩子,我给他写:"是不是最后那道陷阱题让你犹豫了?下次咱们来玩找陷阱游戏!"结果他追着我问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游戏。
问题四:批语写多少字合适?要天天写吗?
这事儿得看情况:
1、低年级:多用符号+短句,画个星星✨写"思路清奇!"
2、高年级:可以适当写点长句子,但别超过两行
3、关键节点:单元测试要详细,随堂小测挑重点
有个小窍门:准备批语贴纸库,把常用评语打印成小贴纸。
- "解题步骤像阅兵式一样整齐!"
- "验算小卫士今天请假了吗?"
- "这道题要是配上示意图就更完美啦"
问题五:批语会不会暴露老师偏心?
这个担心很正常!记住两个原则:
1、量化标准:给每个批语类型定次数,比如每周保证给每个学生至少1条特色批语
2、关注过程:哪怕答案错了,也可以写"虽然结果不对,但这个辅助线画得很有创意"
我们办公室李老师的做法特别棒:她准备了个批语记录本,每周检查自己给每个学生的评语类型是否均衡,有次发现给某个内向孩子的批语都是"加油",马上改成"今天课上举手的姿势特别标准!"
问题六:现在都用电子批改,还需要手写批语吗?
这事儿我专门做过对比实验:把同一个班分成两组,一组只有电子批改,另一组保留手写批语,一个月后发现,有手写批语的那组订正率高出37%!特别是低年级孩子,对老师手写的笑脸、星星特别敏感。
不过要注意:电子批改可以结合语音留言!有次我用APP给某个总不订正作业的学生发了条10秒语音:"今天作业本上有只小兔子想和你说话哦~",结果第二天他第一个交作业!
说到最后啊,批语这事儿看着小,其实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专属对话通道,有次我在作业本上写"今天上课打瞌睡是因为昨晚做奥数题太晚了吗?",第二天就在本子里发现学生画的道歉小人,这种互动,可不是冷冰冰的分数能替代的,关键是要让孩子感觉到,老师是真的在关注他的每个进步和失误,而不是随便打个勾叉了事,对了,千万别小看孩子们的观察力,他们能从批语里读出你的用心程度——你敷衍了事,他们也就应付差事;你认真对待,他们自然也会当回事儿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