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看到这个问题,我猜你肯定刚接触统计知识对吧?别慌,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高中数学里那些常见的统计图,先问个问题啊——为啥非得学这些图表呢?说白了,不就是因为数据太抽象,用图一画,立马就能看出门道嘛!
好,先来第一个知识点:条形图,这玩意儿应该是最常见的了,比如说你们班这次月考数学成绩,60-70分的有5人,70-80分的有12人…这时候用竖着的一根根柱子来对比,谁多谁少一眼就能看出来,对了,注意啊!条形图柱子之间是要留空隙的,这个细节考试特别爱考,别和后面的直方图搞混了。
接下来是折线图,这个图最适合看趋势变化,比如你家楼下奶茶店最近半年的销量,用折线连起来立马能发现:夏天卖得超火,冬天反而暴跌——这时候老板就该考虑推出热饮了对吧?不过这里有个坑,横轴必须是连续数据,比如时间、温度这些,千万别用来表示“手机品牌销量”这种分类数据,那就闹笑话了。
第三个要说的肯定是扇形图(也叫饼图),这个估计大家最熟悉,手机APP里随处可见,比如你一个月零花钱怎么花的:40%买游戏皮肤,30%买零食,剩下30%…嗯可能被妈妈没收了,但注意!扇形图必须各部分加起来是100%,要是多出或者少了一丁点,这图就直接报废,而且类别不能太多,超过6种的话看起来就跟切碎的披萨似的,眼睛都要看花了。
突然想起来,考试最爱考的是频率分布直方图,这货看着像条形图,但本质完全不同,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高考数学卷就考过,给了一组身高数据让画直方图,关键点在哪?首先各长方形之间没!有!间!隙,其次纵轴不是具体数量而是频率/组距,要是这里搞错了,10分的大题直接扣一半,你说亏不亏?
别急,还有茎叶图呢,这个可能教材上写得少,但真的超实用,比如说你们班15个人的数学成绩:78、82、82、85…把十位数当"茎",个位数当"叶",排出来就是7|8,8|225…这样既能看分布又不丢失原始数据,不过数据量超过50个的话,这方法就跟用筷子吃牛排——费劲!
最近几年新课标还加了箱线图,这图看着像天线宝宝,其实是用来体现数据分布的,中间那个箱子装着50%的数据,上下两根"须子"表示正常范围,比如说比较两个班的成绩,看箱子位置和须子长短,立马就知道哪个班成绩更集中,哪个班有奇葩分数,不过要提醒新手,异常值得单独标出来,别都塞进须子里。
哎,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误区,很多人觉得统计图随便选选就行,其实大错特错!去年有个奶茶连锁店,明明要对比各分店销量,非用折线图展示,结果消费者以为是销量波动不敢加盟,直接损失200多万——血的教训啊!所以选图原则就一句话:想看对比用条形,要看趋势用折线,比例分配上扇形,分布情况直方图。
对了,现在手机软件都能自动生成图表,但手动绘制依然是必备技能,为啥?考试要考啊!而且亲手画过才能理解组距怎么选、刻度怎么定这些门道,就像学做饭,虽然能用料理机,但刀工不练永远成不了大厨。
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哈,统计图这东西,本质是帮我们讲故事的视觉语言,记得上学期帮老妈分析超市客流量,用不同颜色的条形图对比周末和平日的数据,她两分钟就get到该什么时候搞促销,所以说,别把统计图当数学题,它就是让数据开口说话的神器!下次看到各种图表,不妨多想想:作者到底想传达什么信息?有没有耍什么小心机?这样学起来才带劲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