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说起这初中数学说课稿啊,可能有些新手小白老师们就头大如斗了,别急,别急,今儿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,让你轻松上手,写出一份既专业又不失趣味的说课稿!
一、啥是说课稿?
咱们得先搞清楚,这说课稿到底是个啥玩意儿,说课稿就是你在给同事们或者评委们展示你是怎么教一堂课的“剧本”,它不是教案,也不是教学反思,而是你对教材、学情、教学目标、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一个全面阐述,就像是一场戏的导演,你得告诉大家,这场戏怎么演,为啥这么演,演了之后能达到啥效果。
二、写之前,得想明白几个问题
1、这课是啥地位? 你得清楚这节课在整个教材里的位置,是承上启下的桥梁,还是开篇引路的角色,如果你讲的是一元二次方程,那前面得提提一次方程,后面得说说它的应用,是不是?
2、学生啥情况? 学生的基础咋样?兴趣点在哪里?有啥学习困难?这些都得心里有数,如果你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感不强,那你的说课稿里就得想想怎么用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。
3、你想让学生学到啥? 这个就是教学目标了,得具体、明确,通过这节课,学生能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,还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。
4、重点难点咋突破? 教学重点是必须掌握的,难点则是学生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,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可能是个难点,那你就得想想怎么用故事、游戏或者实验来让它变得简单有趣。
三、说课稿的基本结构
好了,问题想明白了,接下来就是动手写了,说课稿包括这几个部分:
1、说教材:聊聊教材的地位、作用,还有你打算教哪些内容。
2、说学情: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、兴趣和可能遇到的困难。
3、说教学目标:明确你的教学目标,记得要具体、可衡量哦!
4、说重难点:指出重点和难点,还有你打算怎么解决它们。
5、说教法与学法:讲讲你打算用什么教学方法,学生又该怎么学。
6、说教学过程:这是重头戏,详细描述你的教学步骤,每一步怎么设计,为啥这么设计。
7、说板书设计:虽然现在电子教学多,但板书设计也是体现你教学思路的重要环节。
8、说教学反思(可选):上完课了,你觉得哪儿做得好,哪儿需要改进。
四、举个例子,让咱们更直观
假设你要讲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》,你可以这样写:
说教材:
今天这节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》,可是几何单元里的重头戏,它承上启下,既是前面三角形知识的延伸,也是后续矩形、菱形学习的基础,我打算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边、角、对角线的那些事儿。
说学情:
咱们班的孩子们啊,空间想象力还行,但一碰到证明题就容易犯怵,我得设计些直观的实验,让他们动手操作,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,这样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。
说教学目标:
通过这节课,我要让孩子们:
1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、角、对角线的性质。
2、能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。
3、培养他们动手操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。
说重难点:
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,这个得反复强调,难点嘛,就是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几何证明,得慢慢引导,不能急。
说教法与学法:
我打算采用“情境引入—自主探究—合作交流—归纳总结”的教学模式,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平行四边形,观察、测量、记录,然后小组讨论,最后一起总结性质,这样,他们学得主动,记得也牢。
说教学过程:
1、情境引入:我先展示一幅生活中常见的伸缩门图片,问孩子们:“这门为什么能伸缩自如呢?”引发他们的好奇心。
2、自主探究: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平行四边形模型,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弄,测量边长、角度,记录下来。
3、合作交流:小组内分享发现,讨论为什么会这样,我巡视指导,适时点拨。
4、归纳总结: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,一起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,我再强调、补充,确保每个人都明白。
5、巩固练习:设计几道题目,让孩子们现场运用性质解决问题,检验学习效果。
说板书设计:
我的板书会这样设计:
- 左边写课题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》。
- 中间画一个平行四边形,标注边、角、对角线。
- 右边列出性质1、性质2……
- 下方留空白,用来写例题和解题步骤。
怎么样,这么一写,是不是感觉清晰多了?其实啊,写说课稿就像做饭,得知道食材(教材、学情),定好菜单(教学目标),掌握火候(教学方法),最后还得摆盘漂亮(板书设计),多练几次,你就能成为说课高手啦!加油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