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刚接触小学数学阅卷记录吧?是不是觉得这事儿听起来特正经,但一动手就懵圈?别慌啊,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——不用术语,不绕弯子,就跟朋友唠嗑似的。
第一个灵魂拷问:阅卷记录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
说白了就是改完卷子后,把学生的典型错误、整体情况这些关键信息整理成文档,有点像医生写病历,得把"病症"(错题)、"病因"(错误原因)、"药方"(改进建议)都理清楚,比如有个孩子连续三次把"3×5=15"写成"3×5=8",这时候你就得在记录本上画个重点符号了。
第二个关键问题:为啥非得搞这记录?
这里我得插句大实话啊——有些老师觉得这就是应付检查的表面功夫,但以我五年带班的经验看,好的阅卷记录能让你少走80%的弯路,去年我带三年级,刚开始没做系统记录,结果期末复习时完全记不清哪些题是学生的重灾区,后来坚持做记录,发现应用题失分主要集中在两步计算上,马上调整教学重点,一个月平均分就涨了7分。
那具体要记些啥呢?
别急着拿本子就写!先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
1、高频错题TOP3(比如分数计算总有人漏约分)
2、奇葩错误集锦(有学生把"解方程"理解为"解散方程式"你信吗?)
3、进步最大案例(上次考60分这次冲上85的必须记)
4、你的教学反思(是不是某个知识点讲太快了?)
举个栗子,上周改卷发现5个学生都把"时、分、秒"换算题做错,一翻记录本,发现两个月前他们也有类似错误,这说明之前的补救措施没到位,得换教学方法了。
记录格式怎么搞才不费劲?
千万别掉进"完美主义"的坑!我见过有老师非要用Excel做统计图表,结果坚持两周就放弃了,推荐你个土办法:
- 买本活页笔记本
- 左边贴学生典型错题照片
- 右边用便利贴写分析
- 每周整理一次关键词到手机备忘录
这样既省时间又直观,对了,记得用不同颜色的笔:红色标顽固性错误,绿色标进步点,黄色标需要教研组讨论的问题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1、记流水账("张三错第5题,李四错第7题"——这种记法纯属浪费时间)
2、不带情绪(千万不能写"这帮蠢货教不会"之类的气话,要写"该生对乘法分配律存在认知偏差")
3、只管记录不行动(记了十次"计算粗心",却从不训练验算方法就是耍流氓)
上周我去听课,有个年轻老师把学生错题拍成抖音合集,配上有趣的字幕,结果孩子们自己主动来看错误集锦——这招你可以试试!
最后聊聊个人看法
阅卷记录最迷人的地方,在于它能让你看见思维的过程,就像破案一样,从错题反推学生的思考路径,有次发现个孩子所有图形题都错,本来以为是不认真,翻记录发现他从一年级开始就空间想象能力弱,这才联系家长做专业评估。
记住啊,这玩意儿不是给领导看的作业,而是你和学生之间的秘密地图,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,但坚持三个月,你会发现自己居然能预测学生会在哪道题上栽跟头——这种开挂的感觉,试过的都说好!
对了,如果你实在懒得手写,可以试试在试卷上直接贴便签纸批注,期末把便签收集起来就是现成的记录,方法总比困难多,关键是要开始动手做,今天就先唠到这儿,有啥不明白的随时来问啊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