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先停顿两秒)哎你说教小学生数学这事儿吧,看着简单是不是?但真上手了才发现,孩子对着题目抓耳挠腮的样子,能把人气得直跺脚,我前阵子教邻居家小孩做应用题,好家伙,光是"小明有5个苹果,吃掉2个还剩几个"这题,硬是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小时,今天咱就好好唠唠,怎么让数学辅导这事儿变得轻松点。
第一个灵魂拷问:为啥孩子总听不懂你讲题?
(这里停顿三秒)可能你正用方程给孩子讲鸡兔同笼,结果人家连乘法口诀表都没背熟,就像让刚学走路的小孩直接跑马拉松,不摔跟头才怪!这时候要记住黄金定律:先确认孩子现有的知识储备,举个真实例子,我表弟三年级还不会背乘法表,他妈硬要他做三位数乘除法,结果每次做题都像在解密码。
第二个关键点:把抽象变具体
(敲黑板)数学最要命的就是太抽象!比如讲分数时,千万别直接甩出1/2这种符号,我试过拿个苹果现场切开,孩子眼睛"唰"地就亮了。重点来了:
1、生活用品当教具:纽扣、积木、水果
2、肢体语言要夸张:用手比划长度,用脚丈量距离
3、故事代入法:把题目编成童话故事,quot;数字王国大冒险"
第三个常见误区:急着给答案
(突然提高声调)停!看到孩子卡壳就脱口而出答案,这绝对是大忌!上周亲眼见个家长,孩子刚说"5+7等于...",他立马抢答"12",孩子直接丧失思考能力,正确姿势是:
等10秒钟(重要!给孩子思考时间)
- 用"那如果..."引导(quot;如果先算5+5会不会简单点?")
- 故意装傻:"哎呀我好像算错了,你帮我检查看看?"
第四个实战技巧:错题利用大法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好多家长把孩子错题当洪水猛兽,其实这可是宝藏啊!我侄女的错题本被我改造成"升级打怪手册",每道错题都是待打败的小怪兽,具体操作:
1、把错题归类(计算错误/理解错误/粗心大意)
2、用彩色贴纸标注难度等级
3、每周举行"错题挑战赛"(奖品可以是多看10分钟动画片)
第五个隐藏关卡:应用题攻略
(压低声音)悄悄告诉你,应用题其实是纸老虎,去年带过的学生,应用题正确率从30%飙升到80%,就靠这三板斧:
1、圈关键词(quot;总共"用△,"剩下"用○)
2、画图大法(线段图、表格图、火柴人情景图)
3、逆向思维(从问题倒推需要哪些已知条件)
举个真实案例:那道经典的"游泳池同时注水排水"问题,用画水龙头和排水管的方法,孩子立马就懂了。
(突然想起什么似的)哦对了!千万别忽视成就感培养,我办公室王姐,天天骂孩子"这么简单都不会",结果孩子现在看见数学本就哆嗦,反过来,我总跟学生说:"这道题去年六年级的哥哥都做错过,你现在就会了,厉害啊!"你看,孩子腰杆瞬间挺直了。
说到这儿,突然想起个好玩的事儿,去年暑假教个小胖墩认钟表,死活分不清时针分针,后来我拿了俩锅盖当钟面,用筷子当指针,他玩着玩着突然开窍了,所以说啊,教学工具不一定要多高级,关键得让孩子觉得有意思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,教孩子数学就像种花,不能急吼吼地天天扒开土看有没有发芽,有的孩子是仙人掌,耐旱;有的是含羞草,得轻手轻脚;还有的是向日葵,给点阳光就灿烂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他的方法,保持你自己对数学的热情——相信我,你眼里闪着光讲数学的样子,比什么解题技巧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