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说到小学数学这事儿啊,很多家长朋友可能都要挠头了——孩子拿着作业本过来问"爸爸这道题怎么解",结果自己盯着题目看了半天,连题目里说的"相遇问题"到底是啥意思都搞不明白,别慌别慌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小学数学到底该怎么补,让零基础的家长也能找到门道。
小学数学到底难不难?
这个问题估计很多新手家长都在心里嘀咕过,我跟你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我邻居家小孩三年级数学考了68分,他妈妈急得直跳脚,结果后来发现,孩子连最基本的"加减法进位退位"都没搞明白,老师上课讲的"鸡兔同笼"就跟听天书似的,你看,问题不是数学本身难,而是基础没打牢,后面的知识就像空中楼阁。
第一步:先找漏洞,别急着往前冲
很多家长一着急就给孩子买一堆练习册,结果越做孩子越懵,这事儿得这么想:就像盖房子,要是地基没打稳,往上盖多少层都得塌,具体怎么做呢?
1、翻课本找目录——现在的数学课本都是螺旋式上升的,每个年级的重点清清楚楚
2、看作业本错题——连续三次都错的同类型题目,绝对是要补的重点
3、玩"我问你答"游戏——比如突然问孩子"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",测测基础概念
记得有个五年级孩子,每次考试应用题都错,后来发现他其实连二年级的"倍数关系"都没理解透,补了两个月基础,成绩直接从70分窜到90分。
第二步:让数学活起来,别当书呆子
你发现没?现在超市买个菜都能练数学。
- 买三送一相当于打几折?
- 满100减20和打八折哪个划算?
- 500ml装和1L装的洗发水,哪个单价更便宜?
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比做十道应用题都管用,我表姐家孩子就是,原来最怕"元角分"换算,后来每周给20块零花钱让他自己管账,不出一个月,连小数加减法都玩得贼溜。
第三步:练习要讲究方法,别死磕题海
说到做题,很多家长容易走极端——要么完全放养,要么题海战术,这里有几个实测有效的方法:
✔️错题三刷法:当天改错→三天后重做→周末再巩固
✔️说题训练:让孩子把解题思路讲给毛绒玩具听
✔️出题游戏:互换角色让孩子当老师出试卷
有个特别逗的例子:我家小侄子原来最讨厌背乘法口诀,后来他爸发明了个"拍苍蝇游戏"——把口诀写在卡片上贴墙上,说答案拍卡片,拍中得积分换奖励,现在这小子乘法比计算器还快。
第四步:用好工具,别跟时代脱节
现在都2023年了,补数学早就不止是纸笔练习了,推荐几个亲测好用的工具:
1、数学积木:立体几何入门神器
2、数独棋盘:培养数感的绝佳玩具
3、思维导图APP:帮孩子理清知识脉络
4、数学动画短片:B站上那些5分钟讲透一个知识点的视频
不过要提醒一句,电子产品每天控制在20分钟内,毕竟盯着屏幕太久伤眼睛,我见过最聪明的家长,是把手机里的数学游戏和实体教具结合起来用,效果翻倍。
第五步:调整心态,别自己先焦虑
这点特别重要!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数学不好就慌神,结果把焦虑传给孩子,记住啊:
- 小学阶段的数学差距,完全可以通过正确方法补回来
- 每个孩子的理解速度不一样,有的像闪电有的像树懒,这都正常
- 多关注进步而不是分数,今天比昨天多会一道题就是胜利
我认识个妈妈特别有意思,她家孩子考了85分,她不但没生气,还和孩子一起分析那15分是怎么丢的,最后发现是计算粗心,就发明了个"火眼金睛训练法",现在孩子计算题基本不失分了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
补数学这事儿吧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,有的孩子是视觉型学习者,看图表记得牢;有的孩子是听觉型,听故事学得快,别迷信什么"必考秘籍""速成宝典",踏踏实实把基础打牢比啥都强,就像盖房子,地基稳了,往上盖多少层都放心,再说了,小学数学就那么点东西,只要肯下功夫,没有补不起来的道理,您说是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