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是不是刚接触录课这事儿?是不是觉得小学数学课看起来简单,但真要录成精品课,脑子一片空白?别慌,今天就跟你唠明白——咱们不说虚的,直接上干货!
第一个问题:录课到底录啥?知识点怎么选?
小学数学嘛,知识点多如牛毛,但精品课的核心是“精”,别想着一个视频塞满整本教材,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贪多嚼不烂!举个例子:你讲“分数加减法”,重点不是把所有例题都讲一遍,而是抓住“通分”这个关键步骤,比如有个老师录课时,用切披萨的动画演示通分过程,学生一看就懂,评论区全在喊“原来这么简单!”
操作要点:
1、选高频考点:比如三年级“周长和面积”、四年级“简便运算”、五年级“方程入门”。
2、单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:怎么用画图法解鸡兔同笼”。
3、结合生活场景:比如用超市打折讲百分数,用分糖果讲分数。
第二个问题:设备要花大钱吗?手机能录吗?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:是不是非得买专业摄像机、麦克风?其实手机就能搞定!我见过一个乡村老师,用手机支架+台灯补光,录出来的课照样被教育局评优,如果预算够,可以升级设备,但,不是装备。
设备避坑指南:
手机拍摄:选后置摄像头,分辨率调1080P以上。
收音问题:安静环境+手机自带麦克风够用,杂音多的话,50块钱的领夹麦就能解决。
灯光秘诀:自然光最好,不够就左右各放一盏台灯,别让人脸一半亮一半暗。
第三个问题:学生听不下去怎么办?互动咋设计?
你知道吗?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-15分钟!所以千万别干巴巴讲题。互动不是非要学生回答,而是让屏幕前的孩子觉得你在和他对话,比如讲到“乘法口诀”,突然停下来问:“哎,这里是不是有个陷阱?你觉得6×7和7×6结果一样吗?”然后停顿两秒,再自己解答。
互动设计三招:
1、假装犯错:“老师刚才算错了,你们发现了吗?”(其实故意留破绽)
2、选择题轰炸:弹出选项A/B,让学生心里默选。
3、表情包突袭:算错题时跳出一个哭脸熊猫,学生立马精神了。
第四个问题:课件怎么做才不土?动画要多少才够?
很多新手以为课件越花哨越好,结果满屏都是会飞的字母,学生光看热闹了。课件的关键是辅助理解,不是才艺展示,比如讲“立体图形展开图”,用PPT的3D旋转功能转两下,比贴十张平面图都有用。
课件避雷口诀:
- 文字少而大,颜色别超过三种。
- 动画只用“出现”和“消失”,拒绝乱飞特效。
- 重点用红框圈出来,次重点用箭头指引。
**第五个问题:录课时紧张忘词咋办?
别说新手了,老教师都可能翻车,这时候分段录制+提词器能救场!比如把一节课拆成3个片段:
1、引入问题(1分钟)
2、讲解核心步骤(3分钟)
3、练习题(2分钟)
每段单独录,说错了就重录这一段,提词器可以用手机下载免费APP,把大纲写成大字报贴在镜头旁边,对了,犯错也别慌!有次我嘴瓢把“小数点”说成“小树点”,干脆自嘲:“看来数学老师也得学语文啊!”结果弹幕全是“哈哈哈老师可爱”,反而拉近距离。
**最后聊聊个人观点:录课其实像做菜
干了这么多年教育,我觉得录课和做饭特别像——食材(知识点)要新鲜,火候(节奏)要稳,还得加点独家酱料(个人风格),别总想着模仿网红老师,有人适合讲冷笑话,有人适合用方言互动,找到自己的特色才是王道。
第一节课录得再烂也没关系!我最早录的课现在自己都不敢看,但坚持迭代三个月,播放量从两位数涨到过万,小学数学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?用最简单的语言,讲透最本质的道理,就像教孩子数苹果,重要的不是苹果数量,而是让他们看见数学就在生活里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