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地区高中阶段数学教材的选择与使用,是学生及家长关注的重点,本文将从教材版本、内容结构、使用建议三个角度展开分析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本地数学教学资源。
一、现行教材版本与特点
根据徐州市教育局公开信息,目前全市高中统一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普通高中教科书·数学》(2019版),该版本教材严格遵循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(2017年版2020年修订)》编写,分为必修系列与选择性必修系列,必修教材包含两册,面向全体高一学生;高二、高三阶段则根据学生选科方向,使用选择性必修三册教材。
呈现三大特色:
1、知识模块采用螺旋式上升结构,例如函数概念在必修一初步建立,在选择性必修二通过导数深化
2、每章节设置"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"专栏,培养学术素养
3、例题配备"思维导引"提示,解题过程标注关键步骤逻辑链
二、教材配套资源体系
为配合主教材使用,徐州市多数学校同步配置以下教学资源:
- 教师用书:包含课程设计建议及拓展习题
- 数字化资源:人教社官方「智慧教学平台」提供3D几何模型、动态函数图像
- 区域教研组编写的《学案导学》,衔接教材与校本练习
- 实验学校试点使用的AR教学软件,可通过扫描教材插图实现立体投影
三、教材使用建议
从教学实践观察,有效利用教材需注意三点:
重视教材例题的二次开发,2023年徐州市高三模考中,有62%的试题原型可在教材例题找到改编痕迹,建议建立错题本时标注题目对应的教材知识点位置。
选择性必修二的概率统计章节新增"决策树"内容,这部分知识在近两年新高考中考查频次提升,需结合教材提供的电商数据分析案例加深理解。
教材每章末的"数学建模"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,徐州一中2022届学生凭借教材第三章的"包装设计优化"模型,曾获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奖项。
作为教育领域从业者,笔者认为教材的有效使用比盲目刷题更重要,建议家长在选购教辅时,优先选择与教材章节完全同步的版本,教材完全解读》或学校指定的配套练习,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对照教材目录进行知识梳理,往往比额外补课更能提升学习效率。(本文数据来源:徐州市教育局官网、人教社教材服务中心、本地重点中学教学简报)
发表评论